搜索
首页 《光风霁月亭》 三面好山俱觌面,一泓寒绿不闻声。

三面好山俱觌面,一泓寒绿不闻声。

意思:三面好山一起见面,一片寒冷绿色听不到声音。

出自作者[宋]吕人龙的《光风霁月亭》

全文创作背景

吕人龙的《光风霁月亭》的创作背景与苏轼的遭遇和心境有关。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住在临皋亭,并在附近开垦荒地,筑屋名雪堂。在政治迫害后,他的内心虽然忿懑痛苦,但并未被压垮,而是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旷达和恬淡精神。他沉浸于大自然,寻求美的享受,领悟人生的哲理。这种背景下,吕人龙创作了《光风霁月亭》一诗,以表达苏轼在困境中的豁达态度,赞美他的高尚品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边回首见峥嵘,砥柱颓波气象狞。
三面好山俱觌面,一泓寒绿不闻声。
月从康节诗边吐,风向包羲易里生。
如此生涯天未老,更须著脚外间行。

关键词解释

  • 一泓

    读音:yī hóng

    繁体字:一泓

    意思:
     1.清水一片或一道。
      ▶唐·李贺《梦天》诗:“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清·昭槤《啸亭杂录•京师园亭》:“一泓清池,茅檐数椽,水木明瑟,地颇雅洁

  • 闻声

    读音:wén shēng

    繁体字:聞聲

    意思:(闻声,闻声)
    I

     1.听到声音。
       ▶前蜀·毛文锡《喜迁莺》词:“碧纱窗晓怕闻声,惊破鸳鸯暖。”
       ▶李木庵《制宪》诗:“总纂加工宜努

  • 三面

    读音:sān miàn

    繁体字:三麵

    意思:
     1.三个方向,三方面。
      ▶《汉书•张良传》:“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固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
     
     2.指传统戏剧中的丑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