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神助笔,砚水恐藏龙。
意思:如果不是神助笔,恐惧藏龙砚水。
出自作者[唐]李洞的《观水墨障子》
全文赏析
这首诗《若非神助笔,砚水恐藏龙》是一首对艺术创作深度赞美和探索的诗篇。它描绘了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以及作品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
首句“若非神助笔,砚水恐藏龙”,诗人以一种神秘和敬畏的口吻,暗示了艺术创作过程中,灵感如同神助,是难以捉摸而又至关重要的因素。砚水可能藏龙,这是一种象征,暗示着艺术家的思维如同深邃的湖水,潜藏着无尽的想象和创造力。
“研尽一寸墨,扫成千仞峰”,这句诗描绘了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用尽所有的墨水,创造出高耸入云的山峰般的作品。这不仅是对艺术家耐心的赞美,也展示了他们如何通过有限的材料创造出无限的艺术。
接下来的几行诗,“壁根堆乱石,床罅插枯松。岳麓穿因鼠,湘江绽为蛩”,进一步描绘了艺术作品中的细节和生动性。石头堆在壁根,枯松插在床铺的缝隙中,这些都成为了艺术作品的一部分。岳麓山因为老鼠的洞穿而显得生动,湘江中的小虫被描绘得栩栩如生。
“挂衣岚气湿,梦枕浪头舂”,这两句诗描绘了艺术作品中的环境氛围。挂着的衣服仿佛能感觉到山间的雾气,梦中的枕头仿佛能感受到海浪的冲击。这种细节的描绘使得作品更加生动真实。
然而,“只为少颜色,时人著意慵”,诗人揭示了尽管作品生动且富有情感,但因为颜色较少,可能不被大众所理解或欣赏,这使得人们对其关注度降低。这反映了艺术作品往往需要时间和人们的理解才能被完全接受的事实。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艺术创作的深度探索和赞美。它展示了艺术家的耐心、创造力和细节处理能力,同时也揭示了艺术作品背后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这首诗不仅赞美了艺术本身,也提醒我们欣赏艺术需要时间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