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用强甫蒙仲韵十首》 山歌亦自谐音节,莫管人嘲似哑钟。

山歌亦自谐音节,莫管人嘲似哑钟。

意思:山歌也自成音节,不要管别人嘲笑似乎哑钟。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用强甫蒙仲韵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钝榔”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钝榔”的独特情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 首联“俊物终当腾踏去,钝榔犹欲溯洄从”,以对比的手法描绘了“俊物”和“钝榔”两种不同的选择。其中,“俊物”象征着快速、成功、腾达等积极的事物,而“钝榔”则象征着缓慢、坚持、回归等相对消极的事物。诗人通过这两者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即使面对快速发展的世界,也要保持自己的节奏和态度,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颔联“邻家东岂无□子,小屋西堪住士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选择。这里,“邻家东”象征着繁华和热闹,“小屋西”则象征着安静和简单。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世界的淡然处之。 颈联“掷笔不求佳传作,署门怕与恶宾逢”,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然态度。诗人认为,生活不必追求过高的名声和荣誉,也不必为了迎合他人而改变自己的价值观。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坚守和对生活的独立态度。 尾联“山歌亦自谐音节,莫管人嘲似哑钟”,则以乐观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这里,“山歌”象征着自然、纯真、质朴的生活方式,“哑钟”则象征着不被世俗所扰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这两者的结合,表达了对简单、自然、真实的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不被世俗所扰的生活态度的肯定。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自我价值的坚守,同时也传达了一种乐观、淡然、真实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价值观,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俊物终当腾踏去,钝榔犹欲溯洄从。
邻家东岂无子,小屋西堪住士龙。
掷笔不求佳传作,署门怕与恶宾逢。
山歌亦自谐音节,莫管人嘲似哑钟。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山歌

    读音:shān gē

    繁体字:山歌

    英语:folk song; folksong

    意思:形式短小、曲调质朴、节奏自由的民间歌曲,流行于南方,多在山野劳动时歌唱。
      ▶唐·李益《送人南归》诗:“无

  • 谐音

    读音:xié yīn

    繁体字:諧音

    短语:基音 主音 喉音 中音 双唇音 舌音 半音 唇音 译音 高音 杂音 复音 边音 滑音 读音 重音 嗓音 鼻音 颤音 浊音 清音 低音 响音 尖音 泛音

  • 管人

    读音:guǎn rén

    繁体字:管人

    意思:古代掌管客馆的官员。管,通“馆”。
      ▶《仪礼•聘礼》:“管人为客三日具沐,五日具浴。”
      ▶郑玄注:“管人,掌客馆者也。”
      ▶俞樾《群经平议•仪礼》:“管与

  • 哑钟

    读音:yǎ zhōng

    繁体字:啞鍾

    意思:(哑钟,哑锺)

     1.指因未能调试而弃置的古乐钟。
      ▶《旧唐书•张文收传》:“太乐有古钟十二,近代惟用其七,余有五,俗号哑钟,莫能通者。”
      ▶明·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