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僧之姑苏》 被请阊门寺,扁舟积水遥。

被请阊门寺,扁舟积水遥。

意思:被请求阊门寺,小船积水遥。

出自作者[宋]林逋的《送僧之姑苏》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赴寺邀请的航行经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被请阊门寺,扁舟积水遥”,叙述了诗人受邀前往阊门寺,乘坐一叶扁舟在积水中远航的情景。“扁舟积水遥”一句,展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颔联“几程冲腊雪,一饭泊村桥”,描绘了航行过程中的艰辛。诗人冲破了腊月的雪阻,在村桥边泊舟用餐。“冲腊雪”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泊村桥”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颈联“岑色晴空映,檀烟远吹飘”,描绘了晴空下的美景和远处的檀香烟雾。诗人用“岑色”形容晴空的色彩,表现出他对自然景色的敏锐感受;用“檀烟”形容远处的烟雾,营造出一种神秘、宁静的氛围。 尾联“公台悉余镇,讲罢即相招”,叙述了诗人在公台讲完之后受到招待的情景。这一联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整首诗以航行为线索,将自然景色、人际关系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敏锐的观察力。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使读者感受到了一种积极向上、真挚美好的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被请阊门寺,扁舟积水遥。
几程冲腊雪,一饭泊村桥。
岑色晴空映,檀烟远吹飘。
公台悉余镇,讲罢即相招。
作者介绍 谢朓简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

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关键词解释

  • 扁舟

    读音:piān zhōu

    繁体字:扁舟

    英语:canoe

    意思:I
    小船。
       ▶《史记•货殖列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

  • 积水

    读音:jī shuǐ

    繁体字:積水

    英语:seeper

    意思:(积水,积水)

     1.聚水。
      ▶《荀子•儒效》:“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

  • 阊门

    读音:chāng mén

    繁体字:閶門

    意思:(阊门,阊门)

     1.城门名。在江苏省·苏州市城西。古时阊门高楼阁道,雄伟壮丽。
      ▶唐代阊门一带是十分繁华的地方,地方官吏常在此宴请和迎送宾客,许多诗人都有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