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得丧何须问,世上荣枯只等闲。
意思:自古以来得失何须问,世上荣枯只等闲。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依韵和吴仲庶苗蔡二君村墅闲居》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卜居”和“感怀”,通过描绘作者在江南的居所和自然风光,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首联“闻说江南庾子山,卜居泉石爱孱颜”,直接点明作者对江南的向往,以庾信的卜居选择为榜样,表达了他对江南山水和清幽环境的喜爱。这里的“闻说”暗示了作者对江南的向往已经有所耳闻,而“卜居”则表达了他在选择居住地时的慎重考虑和对环境的挑剔。
颔联“古来得丧何须问,世上荣枯只等闲”,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得失和世事荣枯的淡然态度。他认为历史上的得失不值得追问,因为那是过去的事情;而世上的荣枯也不过是寻常事,不值得过分在意。这种态度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超脱和豁达。
颈联“高阙浮云徒有恋,夕阳飞鸟亦知还”,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里,“高阙”象征着高耸入云的山峰,“浮云”象征着世俗的纷扰,“夕阳”象征着落日的余晖,“飞鸟”象征着自由自在的鸟儿,这些意象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尾联“予贫不及三君子,老愧朝绅进退间”,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贫穷但仍然坚持操守的自豪感,同时也表达了对朝廷官员的愧疚之情。这里的“予贫不及三君子”指的是作者自己贫穷,无法与庾信、陶渊明、谢灵运等历史上的名士相比,但作者并不因此而感到自卑,反而感到自豪。而“老愧朝绅进退间”则表达了作者对朝廷官员的愧疚之情,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法为朝廷做出更多的贡献,同时也感到自己在进退之间犹豫不决,无法像那些名士一样坚定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和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清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淡然态度。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自己贫穷但仍然坚持操守的自豪感和对朝廷官员的愧疚之情。这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