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御製社日诗》 仙掌凌空沆瀣秋,大田多稼似云浮。

仙掌凌空沆瀣秋,大田多稼似云浮。

意思:神仙掌凌空水气秋季,大田作物多似云漂浮。

出自作者[宋]杨亿的《奉和御製社日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风光和人民生活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民生活的赞美。 首句“仙掌凌空沆瀣秋,大田多稼似云浮”描绘了高耸入云的仙人掌在秋天的夜晚,笼罩在露水和清新的空气中,田野里庄稼茂盛,像云朵一样繁茂。这句诗通过描绘仙人掌和田野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美妙和丰饶。 “天边霁景芙蓉阙,江上残芳杜若洲”描绘了天边的晴朗景色和江上的残花洲岛。这里的芙蓉阙可能指的是宫殿或城市的天际线,而杜若洲则可能是一个美丽的江岛,充满了芳香的花草。这句诗通过描绘美丽的景色,展现了田园风光的美好。 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人们的生活。“东观群儒宣宴乐,南荆遗俗重嬉游。”这里描绘了学者们在宫殿中欢宴娱乐,人民在南荆地区保留着重视娱乐游玩的习俗。这两句诗通过描绘人们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人民生活的丰富多彩。 最后一句“宸章忽降容瞻睹,疑是神龟负九畴。”描绘了突然看到皇帝的诗文,感到惊奇和敬畏,怀疑是神龟背负着天帝的九畴。这句诗通过描绘对皇帝诗文的敬畏和惊讶,表达了对权威的尊重和对天命的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民生活的赞美。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权威的尊重和对天命的敬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仙掌凌空沆瀣秋,大田多稼似云浮。
天边霁景芙蓉阙,江上残芳杜若洲。
东观群儒宣宴乐,南荆遗俗重嬉游。
宸章忽降容瞻睹,疑是神龟负九畴。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

性耿介,尚气节。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号为文。

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今存《武夷新集》、《浦城遗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萃要》、《杨文公谈苑》15卷

关键词解释

  • 云浮

    读音:yún fú

    繁体字:雲浮

    意思:(云浮,云浮)

     1.如云之飘散。形容短暂易逝。
      ▶晋·刘琨《重赠卢谌》诗:“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
      ▶宋·陆游《夜坐》诗之二:“瓦裂人间事,云浮身

  • 沆瀣

    读音:hàng xiè

    繁体字:沆瀣

    英语:evening mist

    意思:
     1.夜间的水气,露水。旧谓仙人所饮。
      ▶《楚辞•远游》:“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

  • 仙掌

    读音:xiān zhǎng

    繁体字:仙掌

    意思:
     1.汉武帝为求仙,在建章宫·神明台上造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接天上的仙露,后称承露金人为仙掌。
      ▶汉·张衡《西京赋》:“立脩茎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

  • 凌空

    读音:líng kōng

    繁体字:凌空

    短语:抬高 爬升

    英语:be high up in the air

    意思:高升到天空或耸立空中。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