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信守李秬二首二》 阊阖自应行发轫,珊瑚终未拂垂竿。

阊阖自应行发轫,珊瑚终未拂垂竿。

意思:阊阖自己应走发端,珊瑚终究不拂垂竿。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次韵信守李秬二首二》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山的热爱,以及对繁忙公务生活的淡然态度。诗人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示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首句“爱山何必俟归山”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展现出一种不受束缚,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人并不需要等到真正归隐山林之时,才开始欣赏自然之美,而是在忙碌的公务之余,也能抽出时间来欣赏山水,体会大自然的美好。 颔联“簿领忙时拨置看”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忙碌的生活状态,但他并未因此忽视对自然的欣赏。这一句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即无论生活多么繁忙,都应该保持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 颈联“阊阖自应行发轫,珊瑚终未拂垂竿”运用了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诗人认为,人生就像一辆车从阊阖(天门)出发,虽然路途曲折,但最终不会像垂钓者那样,让珊瑚触及垂钓的垂竿。这个比喻寓意着人生虽然充满挑战,但只要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就能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尾联“便作功成同范蠡,白鸥盟誓不教寒”运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期许。诗人希望能像范蠡一样,在功成名就之后,与白鸥结盟,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个结尾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理想,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生动,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爱山何必俟归山,簿领忙时拨置看。
阊阖自应行发轫,珊瑚终未拂垂竿。
樽中屡许陪文举,庑下犹堪寄伯鸾。
便作功成同范蠡,白鸥盟誓不教寒。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发轫

    引用解释

    1.拿掉支住车轮的木头,使车前进。借指出发,起程。《楚辞·离骚》:“朝发軔於 苍梧 兮,夕余至乎 县圃 。” 朱熹 集注:“軔,搘车木也,将行则发之。”《淮南子·兵略训》:“故得道之兵,车不发軔,骑不被鞍。” 唐 杜甫 《昔游》诗:“余时游名山,发軔在远壑。” 明 徐霖 《绣襦记·结伴毘陵》:“赴京都,已发軔,亲友皆无贐。” 雷昭性

  • 珊瑚

    读音:shān hú

    繁体字:珊瑚

    短语:软玉 珠宝

    英语:coral

    意思:
     1.由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骨骼聚结而成的东西,状如树枝,多为红色,也有白色或黑色的。鲜艷

  • 阊阖

    读音:chāng hé

    繁体字:閶闔

    英语:gate of heaven

    意思:(阊阖,阊阖)

     1.传说中的天门。
      ▶《楚辞•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 垂竿

    读音:chuí gān

    繁体字:垂竿

    意思:垂钓。
      ▶南朝·齐·谢朓《始出尚书省》诗:“乘此终萧散,垂竿深涧底。”
      ▶唐·韩愈《独钓》诗之一:“侯家林馆胜,偶入得垂竿。”
      ▶清·孙枝蔚《善哉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