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燕歌行》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意思:身在恩宠常轻视敌人,在关山拼搏死战,仍未能冲破敌军重重包围。

出自作者[唐]高适的《燕歌行》

全文创作背景

唐高适的《燕歌行》的创作背景是**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契丹族起义军攻唐幽州,唐军战败,守将赵堪等被俘**。唐玄宗命将领出征,兵败潼关,唐玄宗被迫逃往四川,社会动荡不安。高适感于此事,创作了这首诗歌,以抒发战士们的苦难和壮志豪情,同时表达对统治者的不满和批判。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
作者介绍 高适简介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关键词解释

  • 关山

    读音:guān shān

    繁体字:關山

    英语:frontier passes and mountains

    意思:(关山,关山)

     1.关隘山岭。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

  • 恩遇

    读音:ēn yù

    繁体字:恩遇

    英语:treat with kindness

    意思:指天子的知遇。
      ▶《后汉书•贾复传》:“是时列侯,唯高密、固始、胶东三侯与公卿参议国家大事,恩遇甚厚。”

  • 轻敌

    读音:qīng dí

    繁体字:輕敵

    短语:薄 不齿 唾弃 小看 轻视 轻蔑 看轻 贬抑 瞧不起 藐 看不起 蔑视 轻 藐视 鄙弃 菲薄 嗤之以鼻

    英语:underestimate t

  • 解围

    读音:jiě wéi

    繁体字:解圍

    短语:解毒 突围

    英语:raise the siege of

    意思:(解围,解围)

     1.解除敌军的包围。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