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仲夏饯魏四河北觐叔》 东篱摘芳菊,想见竹林游。

东篱摘芳菊,想见竹林游。

意思:芳菊东篱摘,想看到竹林游。

出自作者[唐]储光羲的《仲夏饯魏四河北觐叔》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落日临御沟,送君还北州”,落日斜照着御沟,我送你回到北方的家乡。诗人以落日和御沟来衬托离别的伤感,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哀伤。 颔联“树凉征马去,路暝归人愁”,树荫下,我们骑马远去,天色已晚,归乡的人儿心中充满了愁绪。这里通过“树凉”、“路暝”来渲染离别的凄凉氛围,同时通过“征马去”和“归人愁”来表达诗人和友人的离愁别绪。 颈联“吴岳夏云尽,渭河秋水流”,诗人描绘了渭河的秋水景象,同时也借此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渭河是友人故乡的象征,秋水的景象也让人联想到友人的离别之痛。 尾联“东篱摘芳菊,想见竹林游”,诗人想象友人在故乡东篱采摘菊花,回忆起竹林游玩的场景。这里通过描绘故乡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祝福。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将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感人。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落日临御沟,送君还北州。
树凉征马去,路暝归人愁。
吴岳夏云尽,渭河秋水流。
东篱摘芳菊,想见竹林游。
作者介绍 储光羲简介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关键词解释

  • 东篱

    读音:dōng lí

    繁体字:東籬

    英语:Dongli

    意思:(东篱,东篱)

     1.晋·陶潜《饮酒》诗之五:“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因以指种菊之处;菊圃。
      ▶唐·杨炯《

  • 竹林

    读音:zhú lín

    繁体字:竹林

    英语:bamboo grove

    意思:
     1.竹子丛生处。
      ▶《山海经•大荒北经》:“﹝附禺之山﹞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为舟。”
      ▶《

  • 想见

    读音:xiǎng jiàn

    繁体字:想見

    英语:infer; gather

    意思:(想见,想见)
    推想而知。
      ▶《史记•孔子世家论》:“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宋·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