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春到柳,青未了,欲婆娑。
意思:二分春到柳,青未了,想婆娑。
出自作者[宋]张炎的《木兰花慢·二分春到柳》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情感。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赏析这首诗:
1. 诗的主题和背景: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旅途的回顾和反思。背景是作者在西湖边漫步,回忆起过去的岁月,感叹年华不再。
2. 诗的韵律和节奏:这首诗的节奏舒缓而深沉,通过押韵和句式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深沉而感人的氛围。
3. 诗句赏析:
* “二分春到柳,青未了,欲婆娑。”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柳树,青翠的柳条在春风中摇曳生姿,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里通过柳树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命的赞美。
* “甚书剑飘零,身犹是客,岁月频过。”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漂泊生涯的感慨,书剑代表了文人的才情和武人的武艺,而飘零则表达了人生的坎坷和无奈。岁月频过,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 “西湖故园在否,怕东风、今日落梅多。”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担忧。西湖故园代表了作者过去的家园和回忆,而落梅则代表了春日的凋零和时光的流逝。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荏苒、物是人非的感慨。
* “抱瑟空行古道,盟鸥顿冷清波。”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在古道上抱瑟独行的形象,而盟鸥则代表了过去的友人。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友人的怀念和对孤独的感慨。
* “知麽。老子狂歌。心未歇,鬓先斑。”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执着和追求,即使年岁已高,依然保持着狂放的性格和追求。
* “驱车万里,风雪关河。”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远行的感慨和担忧。万里关河代表了旅途的艰辛和遥远,而风雪则代表了旅途中的困难和挑战。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的向往和对挑战的准备。
* “好依然、只著旧渔蓑。流水桃花渐暖,酒船不去如何。”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旧渔蓑代表了过去的悠闲和自在,而流水桃花则代表了美好的景色和未来的希望。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反思。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 舞婆娑。-- 出自《六州歌头·凄凉绣岭》作者:[宋]李冠
- 天马婆娑。-- 出自《征西大将军京陵王公会射堂皇太子见命作此诗》作者:[魏晋]陆云
- 婆娑秋水傍。-- 出自《菩萨蛮·江梅占尽江头雪》作者:[宋]侯置
- 正绿影婆娑。-- 出自《潇湘忆故人慢》作者:[宋]王安礼
- 何况会婆娑。-- 出自《望江南/忆江南》作者:[宋]周邦彦
- 小婆娑。-- 出自《艳声歌/添声杨柳枝》作者:[宋]贺铸
- 老夫婆娑。-- 出自《摸鱼儿·又非他》作者:[宋]刘辰翁
- 回首欲婆娑。-- 出自《浪淘沙·回首欲婆娑》作者:[宋]张炎
- 花月共婆娑。-- 出自《南乡子·健笔挽银河》作者:[元]许有壬
- 市也好婆娑。-- 出自《南乡子 夜寒无寐仍就韵凑来粗语,以供一粲》作者:[元]许有壬
- 春色二分休。-- 出自《武陵春·乍雨笼晴云不定》作者:[宋]赵师侠
- 岁岁二分二至。-- 出自《谒金门 依韵和孤蟾四阕》作者:[元]吴澄
- 二分春过却。-- 出自《谒金门·晚晴薄》作者:[宋]张炎
- 二分浓绿一分红。-- 出自《诉衷情·二分浓绿一分红》作者:[宋]王千秋
- 春过二分能几许。-- 出自《蝶恋花·红杏梢头寒食雨》作者:[宋]毛滂
- 圆未了。-- 出自《渔家傲·方令庚生初皎皎》作者:[宋]黄裳
- 愁未了。-- 出自《玉漏迟 七夕行台诸公见饯 读画斋丛书本》作者:[元]滕宾
- 长吟未了。-- 出自《齐天乐·蜕仙飞佩流空远》作者:[宋]陈恕可
- 云雨人间未了。-- 出自《秋蕊香·懒浴新凉睡早》作者:[宋]吴文英
- 楚山青未了。-- 出自《谒金门·春不老》作者:[宋]无名氏
- 溯丹青未了。-- 出自《玉漏迟 与畅纯父学士同舟过鹿门山》作者:[元]姚燧
- 脉脉霏霏未了。-- 出自《摸鱼子·又孤吟》作者:[宋]张炎
- 子规啼未了。-- 出自《谒金门·人已老》作者:[宋]吕渭老
- 吟香未了。-- 出自《齐天乐·东风又入江南岸》作者:[宋]周密
- 新妆未了。-- 出自《玉烛新·梅花新霁後》作者:[宋]赵文
- 小窗春到。-- 出自《花犯·翦横枝》作者:[宋]吴文英
- 春到长杨。-- 出自《减字木兰花·金尊频倒》作者:[宋]王之道
- 春到三分。-- 出自《一翦梅·闷蕊惊寒减艳痕》作者:[宋]张炎
- 春到江南路。-- 出自《蓦山溪·春光如许》作者:[宋]张震
- 带春去、随春到。-- 出自《青玉案·东风客雁溪边道》作者:[宋]吴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