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啼阴久匝,雨霁苔犹浅。
意思:莺啼阴长圈,雨停苔还浅。
出自作者[明]袁凯的《邹园十咏 桃蹊》
全文赏析
这首诗《繁花亦何言,人至迹愈显》以其简洁而深刻的哲理,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画卷。让我们一同慢慢品味,感受诗中的韵味和意境。
首联“繁花亦何言,人至迹愈显”,以花为引子,寓意人生之路的繁华与喧嚣。繁花虽美,却无言述说,只待人来欣赏。人至,则足迹显现,人的存在使花更显其美。这一联以花与人相对,形成对比,既描绘了花的静美,又展现了人的动态,生动而富有哲理。
颔联“因石自高下,缘源屡回转”,描绘了行径的曲折和自然环境的变幻。石头自高而下,构成了行路的障碍,而源头的回转则象征着人生之路的坎坷。这一联既描绘了自然环境,又寓含了人生的哲理,引人深思。
颈联“莺啼阴久匝,雨霁苔犹浅”,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莺啼声声,绕着阴暗处久久回荡,象征着时间的流转;雨后初晴,苔藓尚未完全生长,暗示着新生与消亡的交替。这一联以动衬静,以雨后的静谧衬托出时间的流转,富有诗意。
尾联“渔父欲问津,烟中闻鸡犬”,以渔父为引子,描绘了田园生活的景象。渔父欲问津,表明渔夫正在寻找渡口,而烟中闻鸡犬,则象征着田园生活的和谐与宁静。这一联以渔父和田园生活为引子,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引人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花、石头、源、莺啼、雨霁、鸡犬等自然元素为载体,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画卷。通过对比、象征、描绘等手法,表达了人生之路的繁华与喧嚣、自然的变幻与人生的哲理、时间的流转和田园生活的和谐与宁静等主题。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意境深远,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