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剑器》 潼关一败胡儿喜,簇马骊山看御汤。

潼关一败胡儿喜,簇马骊山看御汤。

意思:潼关败一朗喜,簇马骊山看御汤。

出自作者[唐]司空图的《剑器》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历史场景,展现了战争的失败和国家的衰败。首句“楼下公孙昔擅场”引用了历史人物公孙瓒,暗示了曾经的辉煌和英勇。第二句“空教女子爱军装”则表现出女子对军人的爱慕,进一步勾勒出一个尚武的社会风貌。 然而,后两句则急转直下,描绘了战争的失败和国家的凄惨景象。“潼关一败胡儿喜”一句用“一败”二字简洁地表达了战争的惨败,而“胡儿喜”则揭示了敌人获胜的欢喜。最后一句“簇马骊山看御汤”则以簇马骊山、御汤等意象,描绘了国家破败、民众受苦的场景。 整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国家的兴衰,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意象和象征手法,使诗歌语言简练、意蕴深厚,给人以强烈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楼下公孙昔擅场,空教女子爱军装。
潼关一败胡儿喜,簇马骊山看御汤。
作者介绍
司空图(837~908),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懿宗朝时曾被召为殿中侍御史。

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关键词解释

  • 潼关

    引用解释

    关隘名。古称 桃林塞 。 东汉 时设 潼关 ,故址在今 陕西省 潼关县 东南,处 陕西 、 山西 、 河南 三省要冲,素称险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 河 在 关 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 潼关 。” 唐 杜甫 《北征》诗:“ 潼关 百万师,往者散何卒。”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四章:“只要明天从 潼关 附近冲过

  • 骊山

    读音:lí shān

    繁体字:驪山

    英语:Mt Lishan

    意思:(骊山,骊山)
    在陕西省·临潼县东南,因古骊戎居此得名。是着名的游览、休养胜地。又名郦山。
      ▶《汉书•刘向传》:“秦

  • 一败

    读音:yī bài

    繁体字:一敗

    意思:(一败,一败)

     1.一旦失败或一次失败。
      ▶《新唐书•文艺传下•吴武陵》:“假使官军百败,而行阵未尝乏;足下一败,败成禽矣。”
      ▶《二程遗书》卷二上:

  • 胡儿

    读音:hú ér

    繁体字:衚兒

    意思:(胡儿,胡儿)

     1.指胡人。多用为蔑称。
      ▶《汉书•金日磾传》:“﹝日磾既亲近,﹞贵戚多窃怨,曰:‘陛下妄得一胡儿,反贵重之。’”唐·李颀《古从军行》:“胡雁哀鸣夜

  • 御汤

    读音:yù tāng

    繁体字:禦湯

    意思:(御汤,御汤)
    指华清池。
      ▶唐代为帝王及后妃专用的温泉,故称。
      ▶唐·司空图《剑器》诗:“潼关一败胡儿喜,簇马骊山看御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