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御製读后周书》 江陵摧寇势,宵遁赖奇兵。

江陵摧寇势,宵遁赖奇兵。

意思:江陵被摧毁敌人势力,夜晚逃跑依赖奇兵。

出自作者[宋]夏竦的《奉和御製读后周书》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战争和英勇的军事行动。通过对“迁哲承华绪,深谋事战征”等句的赏析,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战争的深刻理解和深思熟虑的策略。 首句“迁哲承华绪”中,“迁”和“承”两个动词,表达了继承和延续的意思,而“哲”和“华”则象征着光荣和伟大。这句诗描绘了军队在继承光荣传统的基础上,继续展开伟大的战争。 “深谋事战征”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思熟虑和精心的谋划。这不仅是对军事行动的重视,也是对士兵生命和荣誉的尊重。 接下来的“艰危思大节,慷慨得群情”两句,描绘了在困难和危险的情况下,士兵们表现出的坚韧和勇气,以及他们对战争的热情和决心。 “惠爱均戎旅”表达了诗人对军队的关爱和照顾,这不仅体现在物质上,也体现在精神上,诗人关心士兵的生活,同时也关心他们的士气和精神状态。 “威名震敌城”则展示了军队的威名如何震撼敌人城市,进一步证明了军队的英勇和强大。 最后,“江陵摧寇势,宵遁赖奇兵”描绘了军队在关键时刻击败敌人的气势,以及依靠奇兵在夜间逃跑的敌人。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战争的艰难和危险,但也展示了军队的智慧和勇气。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的各个方面,展示了军队的英勇和智慧,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理解和尊重。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激情和智慧的诗歌,它激励人们去面对困难和挑战,展现出人类精神的伟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迁哲承华绪,深谋事战征。
艰危思大节,慷慨得群情。
惠爱均戎旅,威名震敌城。
江陵摧寇势,宵遁赖奇兵。
作者介绍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夏承皓之子。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

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关键词解释

  • 江陵

    读音:jiāng líng

    词语解释

    ⒈  在湖北省中部偏南、长江沿岸。属荆州市。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为中国南北陆路交通要冲。人口36.8万(1995年)。名胜古迹有纪南城(为春秋战国时都城)、古荆州城(三国时蜀将关羽曾镇守于此)、八宝山、开元观、元妙观等。

  • 奇兵

    读音:qí bīng

    繁体字:奇兵

    英语:ingenious military move

    意思:I
    出乎敌人意料而突然袭击的军队。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