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幼蘅行未久,相无又去江户,作此送之》 ⒇故国一回首,谁堪返太和?

⒇故国一回首,谁堪返太和?

意思:⒇祖国一回头,谁能返回太和?

出自作者[近代]李大钊的《幼蘅行未久,相无又去江户,作此送之》

全文创作背景

《幼蘅行未久,相无又去江户,作此送之》是李大钊于1918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表达了李大钊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这首诗创作于李大钊和朋友们一起前往日本留学期间。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国家衰败,人民备受压迫。而日本则是中国的重要邻国,也是中国革命的重要支持者之一。因此,李大钊和朋友们选择前往日本留学,以期通过学习先进的知识和经验,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贡献。 在诗中,李大钊表达了对朋友的惜别之情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他借用“幼蘅”这一形象,表达了对革命事业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此外,他还借用了“江户”这一历史地名,表达了对日本友人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总之,《幼蘅行未久,相无又去江户,作此送之》这首诗是李大钊在留学期间创作的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诗歌,它不仅表达了李大钊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逢君已恨晚,此别又如何?
大陆龙蛇起,江南风雨多。
⒆斯民正憔悴,吾辈尚蹉跎。
⒇故国一回首,谁堪返太和?
[21]
作者介绍 李大钊简介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解释

  • 太和

    读音:tài hé

    繁体字:太和

    英语:Taihe county

    意思:亦作“大和”。
     
     1.天地间沖和之气。
      ▶《易•干》:“保合大和,乃利贞。”大,一本作“太”。

  • 故国

    读音:gù guó

    繁体字:故國

    英语:homeland

    意思:(故国,故国)

     1.歷史悠久的国家。
      ▶《孟子•梁惠王下》:“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

  • 回首

    读音:huí shǒu

    繁体字:回首

    英语:turn one\'s head; turn round; look back; call to mind; recollect

    意思:(参见迴首)
    <

  • 一回

    引用解释

    1.一次;一度。 唐 贺知章 《逸句》:“落花真好些,一醉一回颠。” 唐 孟郊 《怨别》诗:“一别一回老,志士白髮早。”《红楼梦》第五四回:“﹝炮仗﹞放罢,然后又命小戏子打了一回莲花落。”

    2.一会儿。《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方才叫住 郭立 ,相问了一回。”《水浒传》第一○二回:“今晚才到家,一回儿又做甚麼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