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鹤年》 天末秋风正潇瑟,一鸿声彻暮云悲。

天末秋风正潇瑟,一鸿声彻暮云悲。

意思:天际秋风正潇瑟,一鸿声响彻暮云悲伤。

出自作者[明]戴良的《寄鹤年》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衡门之下可栖迟,且抱遗经住海涯》是一首描绘诗人漂泊生涯和怀旧情感的诗作。通过对栖身之所、遗经旧学、故国之思、秋风鸿雁等意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人生感悟。 首联“衡门之下可栖迟,且抱遗经住海涯”,诗人描绘了他在简陋的屋舍中暂且栖身,怀抱遗留的经书,漂泊在海边。这一联通过描绘居住环境和随身携带的经书,展现了诗人艰难的漂泊生涯和深厚的学识素养。 颔联“东汉已编《高士传》,西方仍诵美人诗”,诗人提到东汉时期已经编写的《高士传》,以及西方仍然传诵的美丽诗歌,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思考。这一联通过引用典故,展示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关注。 颈联“衰年避地方蓬转,故国伤心忽黍离”,诗人描述自己年老体衰,四处漂泊如同蓬草一般无依,对故国和家园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如同看到黍离之悲。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过去的深深怀念,同时也揭示了漂泊生涯中的孤独和无奈。 尾联“天末秋风正潇瑟,一鸿声彻暮云悲”,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鸿雁的叫声,进一步表达了对故国和家园的思念之情。这一联以景结情,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漂泊生涯、怀旧情感、历史思考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衡门之下可栖迟,且抱遗经住海涯。
东汉已编《高士传》,西方仍诵美人诗。
衰年避地方蓬转,故国伤心忽黍离。
天末秋风正潇瑟,一鸿声彻暮云悲。

关键词解释

  • 鸿声

    读音:hóng shēng

    繁体字:鴻聲

    意思:(鸿声,鸿声)

     1.鸿雁鸣叫的声音。
      ▶唐·武元衡《长安秋夜怀陈京昆季》诗:“萤影疏帘外,鸿声暗雨中。”
      ▶唐·张仲素《秋思》诗之二:“秋天一

  • 秋风

    读音:qiū fēng

    繁体字:秋風

    英语:autumn wind

    意思:(秋风,秋风)

     1.秋季的风。
      ▶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 天末

    读音:tiān mò

    繁体字:天末

    意思:天的尽头。指极远的地方。
      ▶汉·张衡《东京赋》:“眇天末以远期,规万世而大摹。”
      ▶唐·杜甫《天末怀李白》诗:“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清·龚自珍《水调歌头•寄徐二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