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淮扬大水》 岂独异物乃为害,恶人行劫不待昏。

岂独异物乃为害,恶人行劫不待昏。

意思:难道异物是为害,坏人抢劫不等待黄昏。

出自作者[宋]郑獬的《淮扬大水》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淮扬水灾的严重情况和灾民的苦难生活。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灾难现场,感受到了灾民的恐惧和无助。 首先,诗人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水灾比作“一大瓢寄沧海”,形象地描绘了水灾的巨大和无情。接着,诗人又描绘了水灾的破坏力,“顷之漂泊成大泽,壮士挟山不可堙”,形象地表现了水灾的破坏力和灾民的困境。 在描绘灾民生活时,诗人通过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灾民的苦难和无助。“老翁走哭觅幼子,哀赴卒为蛟龙吞”,生动地描绘了老翁寻找失踪的幼子,却最终无果的悲惨场景。这种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了灾民的苦难和无助。 此外,诗人还通过对比手法,将水灾和恶人行劫进行对比,强调了灾难的普遍性和无情性。这种对比手法不仅增强了诗的艺术效果,也加深了读者对灾难的认识和理解。 最后,诗人通过描绘城中房屋被淹的场景,展现了水灾的严重性和持续时间之长。这种描绘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灾难的残酷,也提醒人们要时刻关注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淮扬水灾的严重性和灾民的苦难生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淮扬水暴不可言,绕城四面长波皴。
如一大瓢寄沧海,十万生聚瓢中存。
水之初作自何尔,旧堤有病亡其唇。
划然大浪劈地出,正如百万狂牛犇。
顷之漂泊成大泽,壮士挟山不可堙。
居民竄避争入郭,郭内众人还塞门。
老翁走哭觅幼子,哀赴卒为蛟龙吞。
岂独异物乃为害,恶人行劫不待昏。
此时虾蟆亦得志,撩须睥睨河伯尊。
附城庐舍尽水府,惟见屋脊波间横。
间或大雨又暴作,直疑瓶盎相奔倾。
沟渠涨满无处泄,往往床下飞泉鸣。
只恐此城澒洞彻,城中坐见鱼颊生
作者介绍
郑獬(1022——1072)字毅夫,号云谷,虔化人,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关键词解释

  • 行劫

    读音:xíng jié

    繁体字:行劫

    短语:抢走 夺 抢 打家劫舍 抢夺 攫取 劫 掠夺 掳掠 掠 掠取 杀人越货 掳

    英语:commit robbery

    意思:

  • 为害

    读音:wéi hài

    繁体字:為害

    英语:mischievous

    意思:(为害,为害)
    造成祸害;加害。
      ▶《逸周书•时训》:“甲虫为害。”
      ▶《楚辞•天问》:“舜服厥弟,

  • 异物

    读音:yì wù

    繁体字:異物

    短语:尸 遗体 尸体 死尸 遗骸 僵尸

    英语:eyewinker

    意思:(异物,异物)

     1.珍奇的东西。
     

  • 岂独

    读音:qǐ dú

    繁体字:豈獨

    意思:(岂独,岂独)
    难道只是;何止。
      ▶《左传•成公十六年》:“君唯不遗德刑,以伯诸侯,岂独遗诸敝邑,敢私布之。”
      ▶《庄子•胠箧》:“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