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画堂春·空笼帘影隔垂杨》 梦回芳草池塘。

梦回芳草池塘。

意思:梦回芳草池塘。

出自作者[宋]赵鼎的《画堂春·空笼帘影隔垂杨》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日的思念和忧虑。 首先,诗的标题已经暗示了主题——空笼、梦回、杏花、蝶、思量等元素都与春天和女子的情感有关。诗的前两句“空笼帘影隔垂杨。梦回芳草池塘。”描绘了女子醒来时的场景,她醒来时,窗帘的影子在空荡荡的笼子里摇曳,与垂杨相隔。她从梦中醒来,回到了芳草萋萋的池塘边。这样的描绘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仿佛可以听到女子轻轻的叹息声。 “杏花枝上蝶双双。春昼初长。”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杏花枝头,蝴蝶翩翩飞舞,春日的白天越来越长。这样的景象无疑让女子想起了自己的孤独,与周围的美好形成鲜明的对比。 “强理云鬟临照,暗弹粉泪沾裳。”这两句描绘了女子的动作和情感。她勉强整理着头发,对着镜子偷偷地流泪,泪水打湿了衣裳。这里,女子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被生动地表现出来。 最后,“自怜容艳惜流光。无限思量。”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结,也是女子的内心独白。她怜惜自己的容颜,害怕时间的流逝,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日的思念和忧虑,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空笼帘影隔垂杨。
梦回芳草池塘。
杏花枝上蝶双双。
春昼初长。
强理云鬟临照,暗弹粉泪沾裳。
自怜容艳惜流光。
无限思量。
作者介绍
赵鼎(1085年—1147年),字元镇,号得全居士。解州闻喜东北(今属山西闻喜礼元镇阜底村)人。宋高宗时政治家、词人。

赵鼎早孤,由母樊氏抚养成人。崇宁五年(1106年)登进士第。累官河南洛阳令。高宗即位,除权户部员外郎。建炎三年(1129年),拜御史中丞。建炎四年(1130年),签书枢密院事,旋出知建州、洪州。绍兴年间几度为相,任内推崇洛学,巩固政权,号称“小元祐”。后因反对和议,为秦桧所构陷,罢相,出知泉州。旋即谪居兴化军,移漳州、潮州安置,再移置吉阳军。

赵鼎在吉阳三年,知秦桧必欲杀己,自书铭旌曰:“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不食而卒,年六十三。宋孝宗时,追赠太傅、丰国公,赐谥“忠简”。淳熙十五年(1188年),配享高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赵鼎被称为南宋中兴贤相之首。与李纲、胡铨、李光并称为南宋四名臣。赵鼎善文、诗、词。著有《忠正德文集》、《得全居士词》等。

关键词解释

  • 芳草

    读音:fāng cǎo

    繁体字:芳草

    英语:fragrant grass

    意思:
     1.香草。
      ▶汉·班固《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蜀。”
      ▶后蜀·

  • 池塘

    读音:chí táng

    繁体字:池塘

    短语:

    英语:pond

    意思:
     1.蓄水的坑,一般不太大,也不太深。
      ▶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诗:“池塘生春草

  • 梦回

    读音:mèng huí

    繁体字:夢回

    意思:(梦回,梦回)
    见“梦迴”。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