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寄宣州广教文鉴师》 当时联巢接飞者,一落梁宋一海隅。

当时联巢接飞者,一落梁宋一海隅。

意思:当时我在接飞的,一个落梁宋一海边。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奉和寄宣州广教文鉴师》

全文赏析

这首诗《秋池对门莲子枯,野壁剥月蜗涎涂》是一首富有深意和美感的诗,它以秋池、壁画、石楠树、山鸟、联巢等自然元素,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秋池中莲子的枯萎,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而壁画被剥蚀,蜗涎涂满,则暗示了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沧桑。这些描绘都带有一种深深的哀愁和感慨,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 其次,诗人通过庭中的石楠树和山鸟的相呼,表达了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和谐。石楠树的繁茂和山鸟的欢快,象征着生命的蓬勃和活力,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最后,诗人通过联巢的分离和扶桑日枝的描述,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联巢一落梁宋一海隅,意味着人生的离合聚散,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奈和无常。而扶桑日枝几千尺,光彩不独生阳乌,则表达了对生命永恒的追求和向往。 整首诗以自然元素为载体,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它既有对生活的哀愁和感慨,也有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是一首富有深意和美感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秋池对门莲子枯,野壁剥月蜗涎涂。
庭中两株石楠树,上有山鸟相呼。
当时联巢接飞者,一落梁宋一海隅。
扶桑日枝几千尺,光彩不独生阳乌。
作者介绍 柳恽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当时

    读音:dāng shí

    繁体字:噹時

    短语:当年

    英语:then

    意思:(当时,当时)
    I

     1.指过去发生某件事情的时候;昔时。
       ▶《韩

  • 海隅

    读音:hǎi yú

    繁体字:海隅

    英语:seaboard

    意思:
     1.亦作“海嵎”。海角;海边。常指僻远的地方。
      ▶《书•君奭》:“我咸成文王功于不怠,丕冒海隅出日,罔不率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