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有感》 穹庐昔少曾居汴,莫府今犹未过河。

穹庐昔少曾居汴,莫府今犹未过河。

意思:帐篷过去年轻时曾经在汴州,幕府至今还没有过黄河。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有感》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战争和动荡的痛苦,以及对历史和未来的思考。 首句“残羯如蜂暂寄窠”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如同蜂子暂时在树枝上筑巢,短暂的安稳之后却是痛苦的挣扎。这里的“残羯”可能指的是战争中的受害者,他们如同被摧毁的蜂巢,暂时得到生存的空间,但随时可能再次被摧毁。 “十年南北问干戈”直接点明了战争的持续时间和残酷性。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十年间人们为了生存而四处奔波,饱受战争之苦的情景。 “穹庐昔少曾居汴”一句,诗人回忆起曾经的家园——汴梁,但现在却无法回到那里。这表达了对家园的思念和对战争破坏的痛心。 “莫府今犹未过河”中的“莫府”可能是指当时的政府机构,“未过河”暗示着战火的威胁仍然存在。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越石不生谁可将,奉春再出亦难和”两句诗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如果没有合适的人选来领导国家,那么国家可能会像越石一样消失,或者像奉春一样再次陷入混乱。 最后,“忧时元是诗人识,莫怪吟中感慨多”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主题。诗人是忧虑时代的人,他在诗歌中表达了深深的感慨。这既是诗人对战争和动荡的痛苦的反思,也是对历史和未来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沉重的笔调,表达了战争和动荡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以及对历史和未来的深深忧虑。诗人通过对具体事件的描绘和借古喻今的手法,展示了他的深刻洞察力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残羯如蜂暂寄窠,十年南北问干戈。
穹庐昔少曾居汴,莫府今犹未过河。
越石不生谁可将,奉春再出亦难和。
忧时元是诗人识,莫怪吟中感慨多。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莫府

    读音:mò fǔ

    繁体字:莫府

    意思:即幕府。莫,通“幕”。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
      ▶《新唐书•杜如晦传》:“王惊曰:‘非公言,我几失之。’因表留莫府。”

  • 穹庐

    读音:qióng lú

    繁体字:穹廬

    英语:the Mongolian felt tents with rounded tops

    意思:(穹庐,穹庐)

     1.古代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