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还至别业(四首)》 人命不相持,奄忽如朝霜。

人命不相持,奄忽如朝霜。

意思:人的生命不对峙,忽然像朝霜。

出自作者[明]何景明的《还至别业(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质朴而富有感情的文字,表达了诗人对异地他乡的深深眷恋。 首句“依依入乡闾,惨恻历故疆”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依恋和在故乡土地上经历的悲惨景象,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行迈逾几时,所见忽以更”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变化的无常,使诗人对故乡的记忆逐渐模糊,更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成人匪故识,耆齿日凋丧”描绘了故乡的人事已非,老去的乡亲们让诗人感到无比哀伤。 “平生所同欢,转盼殊存亡”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曾经欢声笑语的场景如今已成空余回忆,生死殊途让人不胜唏嘘。 “羁魂邈遐域,旅柩归中堂”描述了故人的灵魂漂泊在外,而遗体却回到了故乡,这种生离死别的痛苦让诗人无法自已。 “人命不相持,奄忽如朝霜”用生动的比喻,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短暂,使诗人更加深了对故乡和故人的怀念。 最后,“抚事感今昔,喟然热衷肠”则是对整首诗情感的升华,诗人通过对今昔的对比,更加深了对故乡和故人的怀念,内心的情感如火般炽热。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深情款款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他人的深深怀念,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依依入乡闾,惨恻历故疆。
行迈逾几时,所见忽以更。
成人匪故识,耆齿日凋丧。
平生所同欢,转盼殊存亡。
羁魂邈遐域,旅柩归中堂。
人命不相持,奄忽如朝霜。
抚事感今昔,喟然热衷肠。
¤
作者介绍
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

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性耿直,淡名利,对当时的黑暗政治不满,敢于直谏,曾倡导明代文学改革运动,著有辞赋32篇,诗1560首,文章137篇,另有《大复集》38卷。墓地在今信阳师范学院大复山。

关键词解释

  • 朝霜

    读音:cháo shuāng

    繁体字:朝霜

    意思:早晨的霜。因见日即消,故常以喻存在时间短暂。
      ▶三国·魏·曹植《送应氏》诗之二:“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
      ▶晋·陆机《短歌行》:“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 相持

    读音:xiāng chí

    繁体字:相持

    英语:at a stalemate

    意思:
     1.双方对立、争持,互不相让。
      ▶《战国策•魏策四》:“秦、赵久相持于长平之下而无决。”

  • 人命

    读音:rén mìng

    繁体字:人命

    英语:human life; life

    意思:
     1.人的生命。
      ▶《管子•度地》:“﹝缮修城郭﹞福及子孙,此谓人命万世无穷之利,人君之葆守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