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睿恩新》 红丝一曲傍阶砌。

红丝一曲傍阶砌。

意思:红丝一曲沿着台阶路旁。

出自作者[宋]晏殊的《睿恩新》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花卉图,表达了作者对花的赞美和对美的欣赏。 首先,诗的开头,“红丝一曲傍阶砌。珠露下、独呈纤丽。”描绘了花的美丽和独特性。红丝一曲,指的是红色的丝线,它围绕着阶砌,为画面增添了一种生动的元素。珠露下,则描绘了露珠从花瓣上滑落,为花朵增添了一种晶莹剔透的感觉。独呈纤丽,强调了花的独特魅力和美丽。 接着,“剪鲛绡、碎作香英,分彩线、簇成娇蕊。”进一步描绘了花的形态和香气。剪鲛绡,指的是花朵像鲛绡一样轻盈,表达了花的轻盈和细腻。碎作香英,则描绘了花朵的美丽和香气,表达了花的芬芳和魅力。分彩线,则表达了花蕊的精致和细腻。簇成娇蕊,则强调了花蕊的娇嫩和美丽。 “向晚群花欲悴。放朵朵、似延秋意。”这两句诗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花的衰败。向晚,指的是傍晚时分,群花欲悴,则表达了花的凋零和衰败。放朵朵、似延秋意,则表达了尽管花即将凋零,但它们仍然美丽动人,仿佛在告诉人们秋天的美好。 最后,“待佳人、插向钗头,更袅袅、低临凤髻。”这两句诗描绘了花的用途和价值。佳人,指的是美丽的女子,她们将花插在钗头上,表达了花的美丽和女性的优雅。更袅袅、低临凤髻,则强调了花的美丽和女性气质的结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对花的赞美和对美的欣赏。它不仅描绘了花的美丽和芬芳,还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红丝一曲傍阶砌。
珠露下、独呈纤丽。
剪鲛绡、碎作香英,分彩线、簇成娇蕊。
向晚群花欲悴。
放朵朵、似延秋意。
待佳人、插向钗头,更袅袅、低临凤髻。
作者介绍 晏殊简介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关键词解释

  • 红丝

    读音:hóng sī

    繁体字:紅絲

    意思:(红丝,红丝)

     1.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牵红丝娶妇》:“郭元振少时,美风姿,有才艺。宰相张嘉贞欲纳为婿。
      ▶元振曰:‘知公门下有女五人,未知孰陋,事不以

  • 一曲

    读音:yī qǔ

    繁体字:一曲

    意思:I

     1.水流弯曲处。
       ▶《诗•魏风•汾沮洳》:“彼汾一曲,言采其藚。”
       ▶朱熹集传:“谓水曲流处。”
       ▶唐·刘禹锡《送李尚书镇滑州》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