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口遇雨》 传闻今日方奏告,便有响应来斯须。

传闻今日方奏告,便有响应来斯须。

意思:听说现在才奏告,就有人响应来片刻。

出自作者[宋]楼钥的《奉口遇雨》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农民在干旱时期期盼雨水的诗。诗中通过对田间夫的愁叹、水车的呕哑声、漕河的扬尘、溪水的涌起、雨水的滋润等细节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农民的期盼和喜悦之情。 首联“七月欲尽八月初,天久不雨暑未徂”,交代了时间背景,即七月底,即将进入八月,但天气仍然炎热,没有下雨。这为后面的干旱和期盼做了铺垫。 颔联“下田焦卷上田槁,愁叹不止田间夫”,描绘了干旱对农田的影响,下田已经焦卷,上田也已经枯槁,农民们愁叹不止。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农民的艰辛和无奈。 颈联“呕哑水车日夜响,漕河扬尘成坦途”,继续描绘干旱的景象,水车日夜不停地工作,发出呕哑的声音,漕河的扬尘已经可以成为坦途。这一联通过声音和视觉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干旱的严重程度。 随后,诗中描绘了期盼雨水的心情,“玄云忽起西北隅,林间槭槭水沤起”,当乌云忽然出现在西北角,树林中开始有水沤起来的时候,人们开始期盼雨水。这一联通过描绘自然现象,表达了人们内心的期盼。 最后,“未闻霶霈润龟拆,且使万物聊沾濡”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希望,虽然还没有听到大雨滋润万物,但人们仍然相信雨水的到来会让万物得到滋润。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农民在干旱时期期盼雨水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自然的敬畏。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七月欲尽八月初,天久不雨暑未徂。
下田焦卷上田槁,愁叹不止田间夫。
呕哑水车日夜响,漕河扬尘成坦途。
喜见此溪深且广,玄云忽起西北隅。
林间槭槭水沤起,两岸人物欢欲呼。
未闻霶霈润龟拆,且使万物聊沾濡。
船窗飘洒疎蓬漏,客意自适凉襟裾。
引身东望云气薄,未知帝城有此无。
传闻今日方奏告,便有响应来斯须。
人家百万苦炎熇,君王齐祷几月余。
君王斋祷几月余,云师雨师其疾驱。

关键词解释

  • 传闻

    读音:chuán wén

    繁体字:傳聞

    短语:道听途说 小道消息 据称

    英语:rumor

    意思:(传闻,传闻)
    非亲见亲闻,而出自他人的转述。亦指所传闻的事。

  • 响应

    读音:xiǎng yìng

    繁体字:響應

    短语:应 呼应

    英语:answer

    意思:(响应,响应)

     1.回声相应。
      ▶汉·边让《章华赋》:“舞无

  • 今日

    读音:jīn rì

    繁体字:今日

    英语:today

    意思:
     1.本日;今天。
      ▶《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韩愈《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

  • 告便

    读音:gào biàn

    繁体字:告便

    英语:ask permission to absent oneself briefly

    意思:
     1.趁便。
      ▶宋·苏轼《又与循守周文之书》:“林

  • 斯须

    读音:sī xū

    繁体字:斯須

    英语:for a moment

    意思:(斯须,斯须)
    须臾;片刻。
      ▶《礼记•祭义》:“礼乐不可斯须去身。”
      ▶郑玄注:“斯须,犹须臾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