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旅兴(四十首)》 身世且未保,况敢言功勋。

身世且未保,况敢言功勋。

意思:一生而且不保,何况敢说功勋。

出自作者[明]刘基的《旅兴(四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年轻时的勤奋努力和追求卓越,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衰老并失去了曾经的活力和视力。诗中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珍惜当下,不畏老去的积极态度。 诗的开篇,“忆年二三十,笑人不能勤。”回忆了年轻时候的自己,勤勉努力,嘲笑那些不能勤奋的人。接着,“诵书欻万言,落笔飞烟云。”描述了学习能力的强盛,能快速诵读万卷书,落笔如飞,文笔出众。 “有朋自远来,讲论穷朝曛。”这句诗描绘了与朋友们深入讨论,探讨学问,从早到晚,乐此不疲。然后,“一艺耻不知,高蹈躐前闻。”表达了作者追求博学的态度,对不知道的事情感到羞耻,追求超越前人的知识。 然后诗歌转向衰老,“宁知有衰老,耳聋目如熏。”这里表达了人生的无常,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视力和听力逐渐衰退。“身世且未保,况敢言功勋。”这句诗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人生难以预测,何况敢妄言建立功勋。 整首诗以回忆和对比的手法,描绘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化,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珍惜当下,不畏老去的积极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忆年二三十,笑人不能勤。
诵书欻万言,落笔飞烟云。
有朋自远来,讲论穷朝曛。
一艺耻不知,高蹈躐前闻。
宁知有衰老,耳聋目如熏。
身世且未保,况敢言功勋。
¤
作者介绍 刘基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1367)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

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尝谏止建都于凤阳。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封诚意伯,岁禄240石。四年,赐归。刘基居乡隐形韬迹,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寻以旧憾为左丞相胡惟庸所讦而夺禄。入京谢罪,留京不敢归,以忧愤疾作,胡惟庸曾派医生探视。八年,遣使护归,居一月而卒。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

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关键词解释

  • 功勋

    读音:gōng xūn

    繁体字:功勛

    短语:居功 功德无量

    英语:exploit

    意思:(参见功勛,功勋)

    近义词: 劳绩、功烈、勋劳

  • 身世

    读音:shēn shì

    繁体字:身世

    短语:境遇 际遇 遭遇

    英语:one\'s life experience

    意思:
     1.指人的经歷、遭遇。
      ▶北周

  • 敢言

    读音:gǎn yán

    繁体字:敢言

    英语:to have the courage to speak one\'s mind

    意思:
     1.敢于进直言。
      ▶《国语•鲁语下》:“夫外朝,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