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清敬闍黎归浙西》 自翻贝叶偈,人施福田衣。

自翻贝叶偈,人施福田衣。

意思:自己翻佛经偈颂,人施福田衣服。

出自作者[唐]姚合的《送清敬闍黎归浙西》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大地无生理,吴中岂是归。自翻贝叶偈,人施福田衣。》以其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慢慢品味这首诗的魅力。 首联“大地无生理,吴中岂是归”,诗人以大地为喻,表达了世事的无常和不可理喻。大地,象征着广阔的世界和人生的舞台,诗人却以“无生理”来形容,暗示着世事的无常和变幻莫测。而“吴中”则是指诗人所在的吴地,诗人却以“岂是归”来反问,暗示了他对这片土地的失望和迷茫。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深感慨,同时也揭示了他内心的矛盾和困惑。 颔联“自翻贝叶偈,人施福田衣”,诗人以翻阅佛经的僧人形象来比喻自己,表达了他在人生道路上寻求真理和智慧的决心。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敬仰和对真理的追求,同时也揭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寥。 颈联“夏尽滩声出,潮来日色微”,诗人描绘了夏日的结束和潮汐的来袭,这些自然景象仿佛在诉说着人生的无常和短暂。这一联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尾联“郡斋师去后,寂寞夜吟稀”,诗人表达了郡斋中师父离去后的寂寞和孤独,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师父的怀念和感激之情。这一联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师父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通过对世事无常、佛法真理、自然景象和内心世界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刻的人生启示,值得一读再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大地无生理,吴中岂是归。
自翻贝叶偈,人施福田衣。
夏尽滩声出,潮来日色微。
郡斋师去后,寂寞夜吟稀。

关键词解释

  • 贝叶

    读音:bèi yè

    繁体字:貝葉

    英语:pattra leaves

    意思:(贝叶,贝叶)
    古代印度人用以写经的树叶。亦借指佛经。
      ▶唐·玄奘《谢敕赉经序启》:“遂使给园精舍,并入提封;

  • 福田

    读音:fú tián

    繁体字:福田

    英语:Feitian

    意思:佛教语。佛教以为供养布施,行善修德,能受福报,犹如播种田亩,有秋收之利,故称。
      ▶晋·道恒《释驳论》:“是以知三尊为众生福田供养

  • 田衣

    读音:tián yī

    繁体字:田衣

    意思:
     1.袈裟的别名。亦称“田相衣”。袈裟多方格形图案,类水田畦畔纵横,故名。
      ▶唐·白居易《从龙潭寺至少林寺题赠同游者》诗:“山屐田衣六七贤,搴芳蹋翠弄潺湲。”参阅宋·道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