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老清禁,偃蹇卧明时。
意思:为什么老清禁止,傲慢在明朝时。
出自作者[宋]李廌的《范蜀公挽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通过对诗人早年才华横溢、声名远扬的描绘,以及他如何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但最终却不得不面对在清闲之地度过余生的现实,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感慨。
首句“蚤岁青云近,英声四海驰”,描绘了诗人的早年生涯,他年纪轻轻就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声名远扬,四海传扬。这里的“青云”和“英声”都是对诗人才华的赞美,他仿佛是上天眷顾的宠儿,早早地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能力。
“能怀天下宝,独让月中枝”,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能的自信,他相信自己拥有的才干和智慧是天下之宝,应该得到更广泛的运用和发挥。然而,这里用“独让月中枝”的比喻,暗示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重用的遗憾。
“既已登龙坂,咸观入凤池”,描述了诗人曾经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他的才华和能力得到了认可和赞赏,人们都期待他能进一步展现自己的才能,成为凤池中的一员。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诗人已经完全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反而为后面的“如何老清禁,偃蹇卧明时”做了铺垫。
最后,“如何老清禁,偃蹇卧明时”,诗人表达了自己如今在清闲之地度过余生的无奈和感慨。这里的“老清禁”和“偃蹇卧明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曾经的辉煌和如今的落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失落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早年生涯和如今的落寞,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不满和无奈,以及对自身才华的自信和追求。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比和比喻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