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澶州感事》 昔岁契丹倾国起,欲投马箠渡河水。

昔岁契丹倾国起,欲投马箠渡河水。

意思:去年契丹举国起,想把马鞭渡过黄河水。

出自作者[宋]李复的《过澶州感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孙村黄河决北流,北使年年过澶州》是一首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和批判的诗。它描绘了黄河决堤导致澶州两城废置不修,契丹倾国而起,最终导致和平的破坏和危机的发生。 首先,诗人通过描述澶州两城的战格尽废,表达了对战争破坏的深深忧虑。七十余年的废置不修,象征着和平的脆弱和战争的破坏力。 接着,诗人描绘了契丹倾国而起,欲投马箠渡河的场景,这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烽火夜夜照前殿,殿前群臣色如死的描绘,更是凸显了战争带来的恐惧和无助。 然而,在困境中,诗人赞扬了忠诚和勇气。殿上只有寇相公的形象,表达了对忠诚和勇气的赞美。寇相公默使敌计堕吾计,独屈黄屋亲临戎,表现了他在危机中的智慧和勇气。 最后,敌惊溃奔虎北门,从此愿讲兄弟亲,表达了和平的渴望和对兄弟情谊的珍视。这反映了诗人对和平的深深向往和对人性的美好期待。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示了战争的破坏、忠诚和勇气的力量以及和平的可贵。它提醒我们要珍视和平,珍视人性中的美好,同时也应该反思战争的破坏和人类在危机中的表现。这首诗是一首具有深刻反思和批判性的诗,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孙村黄河决北流,北使年年过澶州。
澶州两城战格尽,七十余年废不修。
昔岁契丹倾国起,欲投马箠渡河水。
烽火夜夜照前殿,殿前群臣色如死。
心忧社稷输至忠,殿上只有寇相公。
默使敌计堕吾计,独屈黄屋亲临戎。
敌惊溃奔虎北门,从此愿讲兄弟亲。
平时危冠尽肉食,一旦仓猝方见人。

关键词解释

  • 契丹

    读音:qì dān

    繁体字:契丹

    英语:Qidan

    意思:古民族名。源于东胡。居今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一带,以游牧为生。
      ▶北魏时,自号契丹。
      ▶唐末,迭剌部首领阿保机统一各部族,称

  • 渡河

    读音:dù hé

    繁体字:渡河

    造句:

  • 昔岁

    读音:xī suì

    繁体字:昔歲

    意思:(昔岁,昔岁)
    去年;早年。
      ▶《左传•宣公十二年》:“昔岁入陈,今兹入郑,民不罢劳,君无怨讟,政有经矣。”
      ▶唐·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诗:“昔岁文为理,群公

  • 倾国

    读音:qīng guó

    繁体字:傾國

    意思:(倾国,倾国)

     1.倾覆邦国。
      ▶《晏子春秋•谏上十》:“此离树别党,倾国之道也,婴不敢受命。”
      ▶《史记•项羽本纪》:“此天下辩士也,所居倾国。

  • 河水

    读音:hé shuǐ

    繁体字:河水

    意思:
     1.指黄河之水。
      ▶《诗•卫风•硕人》:“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宋史•河渠志一》:“大都河水从西大河故渎东北,合赤河而达于海。”
      ▶《清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