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晦夜李侍御萼宅集招潘述、汤衡、海上人饮茶》 晦夜不生月,琴轩犹为开。

晦夜不生月,琴轩犹为开。

意思:最后晚上不生月,琴轩还是开。

出自作者[唐]皎然的《晦夜李侍御萼宅集招潘述、汤衡、海上人饮茶》

全文赏析

这首诗《晦夜不生月,琴轩犹为开。墙东隐者在,淇上逸僧来。茗爱传花饮,诗看卷素裁。风流高此会,晓景屡裴回。》是一首描绘夜晚不生月亮,却依然有琴声和诗文作伴的优美场景的诗。 首联“晦夜不生月,琴轩犹为开。”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晦暗,引出月光的缺失,但并未因此感到沮丧,反而选择打开琴轩,借助琴声来营造氛围。这一联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艺术的热爱。 颔联“墙东隐者在,淇上逸僧来。”诗人描绘了两个隐居在山林之间的高人,他们跨越山林,来到诗人面前,体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尊重。这一联充满了对隐者的赞美和对生活的向往。 颈联“茗爱传花饮,诗看卷素裁。”茗爱传花饮,诗人表达了对品茗的喜爱,并分享给朋友们,体现了诗人的人情味和友善。诗看卷素裁,诗人一边品茗,一边欣赏诗文,体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尾联“风流高此会,晓景屡裴回。”诗人通过描绘一个高雅的聚会,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感激。而晓景屡裴回,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不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隐者、品茗、诗文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艺术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晦夜不生月,琴轩犹为开。
墙东隐者在,淇上逸僧来。
茗爱传花饮,诗看卷素裁。
风流高此会,晓景屡裴回。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皎然(720年-804年),俗姓谢,字清昼,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僧人和茶道家。他是中国山水诗创世人谢灵运的后代,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皎然一生游学四方,广交名士,自幼喜好佛学和文学,擅长写山水诗。他的诗歌风格清丽脱俗,以描绘山水胜景和描写人物情感为主,具有良好的文学价值。

皎然不仅在文学领域有所成就,也是茶道家和佛学家。他在茶道方面的造诣非常深厚,被誉为“茶圣”,并在《茶经》中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茶道心得。此外,他还致力于佛教事业,曾经担任东林寺的净土宗法师,为佛教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解释

  • 晦夜

    引用解释

    1.昏夜;黑夜。《管子·小匡》:“寡人不幸而好田,晦夜而至禽侧,田莫不见禽而后反。”《海内十洲记·炎洲》:“有 火林山 ,山中有火光……晦夜即见此山。”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黑者色甚晦,暗如泼墨,盖即晦夜之月魄也。”

    2.晦日之夜。 唐 皎然 《晦夜李侍御萼宅集招潘述汤衡海上人饮茶赋》诗:“晦夜不生月,琴轩犹

  • 月琴

    读音:yuè qín

    繁体字:月琴

    短语:竖琴 筝 木琴 大提琴 中提琴 钟琴

    英语:yu-kin

    意思:乐器名。古称阮咸。圆形扁平,后也改为八角形,四弦,用拨子弹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