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余杭久旱赵悦道入境之夕四郊雨足二首》 旌旗东下路尘开,六月风云席上回。

旌旗东下路尘开,六月风云席上回。

意思:旌旗束下路飞开,六月风云席上回。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余杭久旱赵悦道入境之夕四郊雨足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军队行进和天气变化的诗。首句“旌旗东下路尘开”描绘了军队向东行进,旌旗飘扬,路尘飞扬的场景,展现出一种雄壮、热烈的气氛。次句“六月风云席上回”则描述了六月天气的变化无常,风云骤起,似乎在宴席上就能感受到。这两句诗通过鲜明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感官冲击。 末两句“正恐一方人暍死,直将霖雨过江来”则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的深切关怀。诗人担心炎热的天气可能会让人们中暑,因此祈求霖雨降临,以缓解暑热,救济百姓。“直将霖雨过江来”一句,气魄豪迈,表现出诗人的博大胸怀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沉,既有军旅生活的豪迈气势,又有对百姓的深深关怀,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人文精神。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旌旗东下路尘开,六月风云席上回。
正恐一方人暍死,直将霖雨过江来。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旌旗

    读音:jīng qí

    繁体字:旌旗

    短语:帜 旗 幡

    英语:banners and flags

    意思:(参见旌旂)
    亦作“旌旂”。亦作“旍旂”。亦作“旍旗”。

  • 上回

    读音:shàng huí

    繁体字:上回

    英语:last time

    意思:I
    犹言前次。
       ▶《红楼梦》第八六回:“上回家里有事,全仗姨太太照应。”
       ▶《儿女英雄传》第三三

  • 六月

    读音:liù yuè

    繁体字:六月

    英语:June

    意思:《诗•小雅》篇名。序云:“《六月》,宣王北伐也。”
      ▶《国语•晋语四》:“秦伯赋《六月》。”
      ▶韦昭注:“《六月》,道尹吉

  • 东下

    读音:dōng xià

    繁体字:東下

    意思:(东下,东下)

     1.东行。我国地势西北方高,东南方低,故习惯称东行为东下,与西上相对。
      ▶《史记•淮阴侯列传》:“常山王背项王,奉项婴头而窜,逃归于汉王。

  • 路尘

    读音:lù chén

    繁体字:路塵

    意思:(路尘,路尘)
    道路上飞扬的灰尘。
      ▶金·郭邦彦《村行》诗之一:“枣花初落路尘香,燕掠麻池乍颉颃。”
      ▶明·高启《与客饮西园花下》诗:“相逢莫学花无赖,明日分飞

  • 开六

    读音:kāi liù

    繁体字:開六

    意思:(开六,开六)
    五十一为六十纪数的开始,故称五十一岁为“开六”。
      ▶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卷一:“近人称寿五十一岁曰开六,六十一曰开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