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别诗》 连翩游客子,于冬服凉衣。

连翩游客子,于冬服凉衣。

意思:蹴鞠游客子,在冬季穿凉衣服。

出自作者[汉]汉无名氏的《别诗》

全文赏析

【注释】:
《别诗》相传为苏武和李陵相赠答的五言诗,但据考证不是,真正作者已不可考,产生时期大致都在东汉末年。这些诗大都写朋友、夫妇、兄弟之间的离别,故总题为《别诗》。

组诗其一:“有鸟西南飞……”
【简析】:
本篇是怀人的诗,作者身在北方,所思在南方,大意说要托飞鸟寄书,鸟辞不能,恨不得随鸟同飞。表示心不忘南去,希望有所依附以实现这个愿望,但是终不可得。
【注解】:
熠熠:光明貌。在这句里形容鸟羽反映日光。
日南:汉郡名,是当时中国的最南部。以上二句以“日南”和“天北”相对,言彼鸟飞行之远与速。日南虽是地名,并不一定表示诗中人物所在的地方。
笺:书启。
彩缯:绢帛之类,古人在绢帛上写书信。
蕴蒸:指心里积蓄的思想感情。
乘:驾车。以上二句是说南去的心不可遏止,乘马都嫌其缓慢,恨不能附飞鸟而去。

组诗其二:“晨风鸣北林……”
【简析】:
这一首是游子日暮怀归的诗。诗中以晨风、玄鸟、浮云的远飞和作者自己的踟蹰衢路、彷徨不归相对照。
【注解】:
北林:林名。首句本《诗经·晨风》:“(左鳥右穴)彼晨风,郁彼北林。”
熠耀:一作“熠熠”,义同。
余光辉:以上二句是说自己所在的高楼为月光所照,因而想到月光所照的不只是这高楼(这时所想念的故乡也同在这月光之下)。
仿佛:见而不明。
褰裳:欲行。
踟蹰:欲行又止,这样就是下句所说的“彷徨”。
琼:美玉。玉树是传说中仙山上的树。末二句是说欲得仙树疗治忧愁,和《录别诗》中另一首“愿得萱草(忘忧草)枝,以解饥渴情”意思相同。

组诗其三:“童童孤生柳……”
【简析】:
本篇是游子自伤的诗。一伤漂泊,二伤饥寒,三伤衰老。
【注解】:
童童:秃貌。
连翩:鸟飞貌,在这里用来形容游子的漂泊。
天汉:银河。
湄:水草相交之处,就是岸边。
瑶光:星名,即北斗杓第七星。又名“摇光”。古人看斗星所指的方位辨别节令。
游:言所指方位改变。这句是说时间过得快。
行愿去何迟:这句不可解。“行愿”二字疑有误。“去何”,一作“支荷”。
忽:速貌。
长帷:指云。言云的形状如帷幕。浮云飞得很快,且飞且散开,这时云间的星看起来正象向浮云相反的方向急飞,又象星把云块划开了。
行:将也。
明世:政治清明的时代。
怆怆:悲伤。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有鸟西南飞,熠熠似苍鹰。
朝发天北隅,暮闻日南陵。
欲寄一言去,托之笺彩缯。
因风附轻翼,以遗心蕴蒸。
鸟辞路悠长,羽翼不能胜。
意欲从鸟逝,驽马不可乘。
晨风鸣北林,熠耀东南飞。
愿言所相思,日暮不垂帷。
明月照高楼,想见余光辉。
玄鸟夜过庭,仿佛能复飞。
褰裳路踟蹰,彷徨不能归。
浮云日千里,安知我心悲。
思得琼树枝,以解长渴饥。
童童孤生柳,寄根河水泥。
连翩游客子,于冬服凉衣。
去家千余里,一

关键词解释

  • 连翩

    读音:lián piān

    繁体字:連翩

    英语:in close succession; together

    意思:(连翩,连翩)
    亦作“连鶣”。
     
     1.连续飞翔貌。
      

  • 游客

    读音:yóu kè

    繁体字:游客

    短语:观光者 度假者 观光客 旅行者

    英语:tourist

    意思:(参见游客)

     1.旅人;游子。
      ▶《管子

  • 冬服

    读音:dōng fú

    繁体字:冬服

    意思:冬季御寒的衣服。
      ▶《韩非子•显学》:“墨者之葬也,冬日冬服,夏日夏服,桐棺三寸,服丧三月,世主以为俭而礼之。”
      ▶唐·韦应物《军中冬燕》诗:“是时冬服成,戎士气益振。

  • 凉衣

    读音:liáng yī

    繁体字:涼衣

    意思:(凉衣,凉衣)
    贴身的内衣。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平子脱衣巾,径上树取鹊子。凉衣拘阂树枝,便复脱去。”

    解释:1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