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兹度日能无事,频与传诗慰此贫。
意思:从这些估计每天能无事,多次与传诗安慰这个贫穷。
出自作者[宋]赵蕃的《次韵签判丈立春日长句》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寄题王仲显读书楼》,作者是元朝的刘黻。
首先,从整体上来看,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对朋友读书楼——王仲显读书楼的观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的前两句“未说麦黄如病人,可堪梅落似残春。”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景象,麦子即将成熟,但还未成熟时麦穗的颜色给人一种病人般憔悴的感觉,梅花的飘落则像是春天即将结束,暮景渐显。这两句诗中蕴含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无奈。
“休论北客惊相叹,试问南公见一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认为南公(指王仲显)所见到的景象并非全然的新,而是有深意的新。这里也暗示了王仲显的读书楼不仅是他的精神寄托,也是他观察社会、思考未来的窗口。
“谓恐齐民罹疠疫,又言汉诏发深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担心百姓因疫情而受苦,同时也对汉朝的深淳诏令表示期待。
最后两句“从兹度日能无事,频与传诗慰此贫。”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期待,希望与朋友频繁交流以慰藉贫困的生活。这两句诗也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支持,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初夏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支持。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