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恨性昏闻道晚,长惭智短适时难。
意思:常恨性情昏庸闻道晚,长很聪明短现实困难。
出自作者[宋]邵雍的《自况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每恨性昏闻道晚,长惭智短适时难。人生三万六千日,二万日来身却闲。》是由一位作者以自身为切入点,通过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表达出对人生和时间的思考。
首句“每恨性昏闻道晚”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性格上的缺点和不足,如愚钝、不明事理等,感到深深的遗憾和无奈。这里的“性昏”就是指作者自身的愚钝,“闻道晚”则表达了作者意识到自己的愚钝,想要学习、理解、接受新的知识和道理的时间已经晚了。这两句诗透露出作者深深的自责和自我批评,体现了作者对于自我提升的渴望。
“长惭智短适时难”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智慧不足、判断力不够的遗憾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在适当的时间做出正确选择的困难性的认识。这里的“适时”可以理解为适应时代、社会或者个人生活环境的变化,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动。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作者对于自身不足的认识,也提醒读者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明智的判断力。
“人生三万六千日,二万日来身却闲”这两句诗则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只有三万六千日,而其中只有二万日是真正属于自己的闲暇时间。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深刻认识,提醒读者要珍惜时间,把握好自己的生活节奏和步伐。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自身不足的认识和对于人生的思考,提醒读者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明智的判断力,珍惜时间,把握好自己的生活节奏和步伐。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知识和智慧的渴望,鼓励读者不断学习、进步,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