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英宗皇帝挽词五首》 龙髯攀不得,无路可酬恩。

龙髯攀不得,无路可酬恩。

意思:龙的髯须攀不到,无路可酬恩。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英宗皇帝挽词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忆昔承君召,春风候禁门》是一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恩人的感激之情的诗。 首句“忆昔承君召,春风候禁门”,诗人回忆起过去,在春风中应召进入宫门。这里的“承君召”可能指的是接受了某位君王的召唤或邀请,而“春风候禁门”则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氛围和进入宫门的情景。 “曾陪蕊珠殿,独赐紫花墩”,诗人曾经陪伴在蕊珠殿,这是皇宫中的一处重要建筑,可能是皇帝的居所或处理政务的地方。诗人独自被赐予紫花墩,这可能是一种特殊的衣物或装饰,象征着诗人的特殊地位和恩宠。 “辽水千年隔,钧天一梦存”,诗人感叹时间流逝,过去的恩人和美好时光已经如同辽水一样远隔,而自己仍然记得那如在钧天之梦中的美好时刻。这里用“辽水千年隔”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距离的遥远,而“钧天一梦存”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记忆。 “龙髯攀不得,无路可酬恩”,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遗憾和无奈。诗人想要攀龙髯以报答恩人,但却无路可走,无法实现。这里用“龙髯”比喻皇帝的龙体,表达了诗人想要报答皇帝的恩情但却无法实现的遗憾。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恩人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无法报答恩人的遗憾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忆昔承君召,春风候禁门。
曾陪蕊珠殿,独赐紫花墩。
辽水千年隔,钧天一梦存。
龙髯攀不得,无路可酬恩。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不得

    读音:bù dé

    繁体字:不得

    英语:must not

    意思:
     1.不能得到;得不到。
      ▶《诗•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汉·晁错《论贵粟疏》:“夫腹飢不

  • 龙髯

    读音:lóng rán

    繁体字:龍髯

    意思:(龙髯,龙髯)

     1.龙之鬚。
      ▶《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鬍髯下迎黄帝。
      ▶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

  • 得无

    读音:dé wú

    繁体字:得無

    英语:whether or not

    意思:(得无,得无)
    亦作“得亡”。亦作“行毋”。
     犹言能不;岂不;莫非。
      ▶《论语•颜渊》:“为之难,言

  • 酬恩

    读音:chóu ēn

    繁体字:酬恩

    意思:谓报答恩德。
      ▶唐·罗隐《青山庙》诗:“市箫声咽迹崎岖,雪耻酬恩此丈夫。”
      ▶宋·沈括《谢进守令图赐绢表》:“生负素志,不能效力于当年;没而有知,尚期酬恩于瞑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