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凉颍川路,箫鼓诉南风。
意思:凄凉颖川路,箫鼓申诉南风。
出自作者[宋]范祖禹的《韩献肃公挽词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舜禹、皋夔、上宰以及老少三公的诗篇,表达了对他们勤劳治国的崇高敬意和哀荣备至的情感。
首句“舜禹勤劳治,皋夔翊赞功”中,诗人用舜禹的勤劳治国,以及皋夔辅佐支持的功绩来比喻这些历史人物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贡献。舜禹是古代传说中的圣君,他们以勤劳和智慧治理国家,皋夔则是辅佐大臣,他们协助舜禹,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了贡献。
“秉钧瞻上宰”一句,诗人赞扬了上宰的公正和智慧,上宰是古代朝廷中负责管理百官的长官,诗人用“秉钧”来形容他们的地位和权力,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公正无私、智慧明理的敬仰之情。
“宪老佚三公”一句,诗人赞美了老少三公的宪章老人的遗风和节俭的生活方式。这里的老少三公是指古代朝廷中的三位最高官员,诗人用“宪老”来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因为他们是遵循古代先贤遗风的典范。同时,“佚”字也表达了对他们节俭生活方式的赞美。
“寿考登耆耋,哀荣备始终”两句,诗人表达了对长寿者及耆耋之年的哀荣备至之情。寿考是长寿的意思,耆耋则是指老年人的代称。诗人希望这些长寿者能够得到哀荣备至的待遇,无论在生前还是死后,都能够得到人们的尊重和怀念。
最后,“凄凉颍川路,箫鼓诉南风。”描绘了颍川路的凄凉景象,箫鼓之声在南风中回荡,表达了对那些已经逝去的贤臣的哀思之情。颍川是古代一个著名的文化名城,诗人用它来比喻那些为国家做出过贡献的贤臣。
整首诗通过对舜禹、皋夔、上宰以及老少三公等历史人物的赞美,表达了对勤劳治国、公正无私、智慧明理等品质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贤臣的哀思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