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忆天台东掖然老》 白法归龙树,清谈落虎溪。

白法归龙树,清谈落虎溪。

意思:白法归龙树,清谈落虎溪。

出自作者[宋]晁说之的《忆天台东掖然老》

全文赏析

这首诗《然公嗟契阔,海岳阻招携。白法归龙树,清谈落虎溪。著书非草具,传业谩私题。岁暮茅楹客,临文处处迷。》是一首对然公的赞美和怀念之诗。然公是一位有深度的禅师,他的生活经历和教诲都深深地影响了诗人。 首联“然公嗟契阔,海岳阻招携”表达了然公与诗人之间的久别重逢和离别的痛苦。然公与诗人的交情深厚,但因种种原因,他们不得不分别,这使得诗人感到惋惜和不舍。海岳阻招携,暗示了然公身在远方,无法与诗人相会。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然公深深的怀念和思念之情。 颔联“白法归龙树,清谈落虎溪”描绘了然公的智慧和教诲如同龙树一样深奥,他的清谈如同落入虎溪一样引人入胜。这里用龙树和虎溪的形象,表达了然公的智慧和教诲的深奥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然公的敬仰之情。 颈联“著书非草具,传业谩私题”表达了然公的著书立说并非草草之作,而是深具内涵和价值的。传业谩私题,则表达了然公的教诲和学问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只能通过亲身实践才能领悟。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然公学问和教诲的高度评价和敬仰之情。 最后两句“岁暮茅楹客,临文处处迷”表达了诗人作为岁末之客,对然公的怀念之情愈发强烈。岁暮表示时间的流逝,茅楹客则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漂泊之感。临文处处迷,则表达了诗人对然公的学问和教诲的深深迷恋和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然公的赞美和怀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禅宗文化的理解和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然公嗟契阔,海岳阻招携。
白法归龙树,清谈落虎溪。
著书非草具,传业谩私题。
岁暮茅楹客,临文处处迷。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晁说之[chaoyuezhi](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先世世居澶州(今河南濮阳),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迥玄孙。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卒于高宗建炎三年,年七十一岁。

关键词解释

  • 白法

    读音:bái fǎ

    繁体字:白法

    意思:佛教语。一切善法的总称。
      ▶唐·王维《黎拾遗昕裴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诗:“白法调狂象,玄言问老龙。”
      ▶赵殿成笺注:“释氏以恶法为黑法,善法为白法。”
      ▶唐·

  • 龙树

    读音:lóng shù

    繁体字:龍樹

    英语:LONG Shu

    意思:(龙树,龙树)

     1.印度古代高僧。
      ▶释迦灭后七百年出世于南天竺,为马鸣菩萨弟子迦毘摩罗尊者之弟子。着作

  • 虎溪

    读音:hǔ xī

    繁体字:虎溪

    意思:溪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庐山·东林寺前。相传晋·慧远法师居此,送客不过溪,过此,虎辄号鸣,故名虎溪。
      ▶唐·李白《庐山东林寺夜怀》诗:“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
      ▶唐·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