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朝元阁》 胡马忽来清跸去,空馀台殿照山椒。

胡马忽来清跸去,空馀台殿照山椒。

意思:胡马忽然来开路清道离开,空馀台殿照山顶。

出自作者[唐]权德舆的《朝元阁》

全文赏析

这首诗《缭垣复道上层霄,十月离宫万国朝》是一首描绘宫廷建筑的诗,它通过对缭垣复道、十月离宫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宫廷的壮丽和威严。 首句“缭垣复道上层霄”,诗人以高耸入云的缭墙复道为开端,一下子就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宏大的空间,这是宫廷的象征,也是皇权的象征。这句诗中的“上层霄”一词,更是给人一种高耸入云、直冲霄汉的感觉,彰显了皇家的威严和尊贵。 “十月离宫万国朝”一句,描绘了十月时节,各国使节聚集在离宫,朝见皇帝的场景。这句诗不仅展示了皇家的权威和国际影响力,也体现了宫廷的繁华和热闹。 接下来的两句“胡马忽来清跸去,空馀台殿照山椒”,描绘了宫廷的另一种场景。这里,诗人通过“胡马忽来清跸去”的描述,将宫廷的威严和肃穆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里的“胡马”可能指的是外来的威胁或者挑战,而“清跸”则是一种帝王出行时的仪式,表示肃清道路,驱赶闲人。而“空馀台殿照山椒”则描绘了离宫的空旷和寂寥,只剩下高耸的台殿在山巅上照耀。这句诗给人一种物是人非、繁华落尽的感觉,进一步强调了宫廷的变迁和历史的沉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缭垣复道、十月离宫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宫廷的壮丽和威严,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人通过精炼的词语和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宏大的宫廷世界,让人感受到了皇家的权威和历史的沉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缭垣复道上层霄,十月离宫万国朝。
胡马忽来清跸去,空馀台殿照山椒。
作者介绍 曹摅简介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

少有才气,未冠时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唐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次知贡举。唐宪宗时,累迁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后坐事罢相,历任东都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元和十三年(818年)去世,年六十。追赠左仆射,谥号“文”。

权德舆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关键词解释

  • 胡马

    引用解释

    1.泛指产在西北民族地区的马。《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 越 鸟巢南枝。”《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胡马奚车,罗列阶陛。” 明 李攀龙 《古意》诗:“萧萧胡马鸣,翩翩下枯桑。”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完忠》:“衙中坐困,空云胡马思归。”

    2.指胡人的军队。 汉 邹阳 《上吴王书》:“臣恐救兵之不专, 胡

  • 清跸

    读音:qīng bì

    繁体字:清蹕

    意思:(清跸,清跸)

     1.旧时谓帝王出行,清除道路,禁止行人。
      ▶《文选•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诗》:“帝晖膺顺动,清跸巡广廛。”
      ▶李善注引《汉仪注》

  • 山椒

    读音:shān jiāo

    繁体字:山椒

    意思:
     1.山顶。
      ▶汉武帝《李夫人赋》:“惨郁郁其芜秽兮,隐处幽而怀伤;释舆马于山椒兮,奄修夜之不阳。”
      ▶《文选•谢庄<月赋>》:“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菊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