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薛端明挽章三首》 谏诤严凝地,论思咫尺天。

谏诤严凝地,论思咫尺天。

意思:规劝严寒地,研究近天。

出自作者[宋]曹彦约的《薛端明挽章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政治上的谏诤、论思、儒道和皇威的。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朝廷的忠诚和对国家治理的深思熟虑。 首句“谏诤严凝地,论思咫尺天”,诗人以严酷的天气比喻谏诤的重要性,以及论思的紧迫性。这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忠诚和对国家治理的热忱。 “直弦宜问俗,曲突却临边”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和对改革的迫切性。诗人提倡直接接触百姓,了解他们的需求,同时也要对现有的制度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儒道终期用,皇威可得宣”表达了诗人对儒家的推崇,认为儒家的道德和智慧应该得到应用。同时,他也坚信皇上的权威可以传达出正义的威严。 最后,“视仪虽两地,难到玉阶前”表达了诗人尽管身处两地,但对朝廷的忠诚和对国家治理的热忱始终不变,即使不能亲自到朝廷,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建议和智慧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深思熟虑和对忠诚的坚守,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儒家道德和皇权的尊重。这种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和担当,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谏诤严凝地,论思咫尺天。
直弦宜问俗,曲突却临边。
儒道终期用,皇威可得宣。
视仪虽两地,难到玉阶前。

关键词解释

  • 谏诤

    读音:jiàn zhèng

    繁体字:諫諍

    英语:dissuasion

    意思:(谏诤,谏诤)
    直言规劝。
      ▶《韩诗外传》卷十:“言文王咨嗟,痛殷商无辅弼谏诤之臣而亡天下矣。”
     

  • 咫尺

    解释

    咫尺 zhǐchǐ

    (1) [very close]∶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违颜咫尺。——《左传·僖公九年》

    咫尺之遥

    (2) [small]∶比喻微小

    无咫尺之功

  • 严凝

    读音:yán níng

    繁体字:嚴凝

    意思:(严凝,严凝)

     1.犹严寒。
      ▶《礼记•乡饮酒义》:“天地严凝之气,始于西南,而盛于西北,此天地之尊严气也,此天地之义气也。”
      ▶唐·顾况《补亡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