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野人家》 瓦瓶春貯酒,土灶夜蒸藜。

瓦瓶春貯酒,土灶夜蒸藜。

意思:瓦瓶春盛酒,土灶夜蒸藜。

出自作者[宋]陈允平的《野人家》

全文赏析

这首诗《绕江生杜若,满地长辛夷》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的景象和日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首联“绕江生杜若,满地长辛夷”描绘了乡村的景象,江边生长着杜若,地上长满了辛夷花。杜若是一种香草,常被用作诗歌的象征,而辛夷花则是一种常见的花卉,它的美丽和香气常常被用来象征乡村生活的美好。这一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为整首诗定下了田园诗的基调。 颔联“剪草涂脂抹粉新壁,褰藤缚旧篱”则描绘了乡村生活的细节。诗人剪草涂脂抹粉新壁,褰藤缚旧篱,生动地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忙碌和繁忙。这一联通过细节描写,展示了乡村生活的真实面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颈联“瓦瓶春貯酒,土灶夜蒸藜”则描绘了乡村的生活方式。诗人用瓦瓶贮藏美酒,用土灶蒸煮藜菜,这种朴素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乡村生活的简单和淳朴。这一联通过描述乡村的生活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尾联“独步归来晚,东皋雨一犁”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归来的心情。诗人独自一人漫步归来,雨后农田里犁头还在滴水,这一幕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景象和细节,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夸张的描写,只有朴素而真实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真实和美好。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敬畏和感激之情,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绕江生杜若,满地长辛夷。
剪草涂脂抹粉新壁,褰藤缚旧篱。
瓦瓶春貯酒,土灶夜蒸藜。
独步归来晚,东皋雨一犁。

关键词解释

  • 土灶

    读音:tǔ zào

    繁体字:土竈

    意思:在地上挖成的炉灶。
      ▶清·赵翼《扈从途次杂咏•土灶》诗题自注:“掘地为灶。”
      ▶《恨海》第四回:“东面墻脚下,打了一口土灶,树叶树枝,高粱秆子,铺满一地。”

  • 瓦瓶

    读音:wǎ píng

    繁体字:瓦瓶

    意思:亦作“瓦缾”。
     陶制的一种容器。
      ▶唐·贾岛《题皇甫荀蓝田厅》诗:“竹笼拾山果,瓦瓶担石泉。”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曹州·南华县·端相寺

  • 蒸藜

    读音:zhēng lí

    繁体字:蒸藜

    意思:
     1.煮野菜。
      ▶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诗:“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2.古传孔子弟子曾参因其妻蒸藜不熟而出之。见《孔子家语•七十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