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扫径》 俗客岂曾来,幽处通蓬岛。

俗客岂曾来,幽处通蓬岛。

意思:一般客人难道曾来,幽处通蓬岛。

出自作者[宋]郭印的《扫径》

全文赏析

这首诗《阴森百亩林》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篇。它通过描绘一片阴森的树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首句“阴森百亩林,所向无不好。”就给人一种强烈的印象,这片树林面积广大,给人一种神秘而深邃的感觉。诗人所到之处,无不令人喜欢,表现出他对这片树林的深深喜爱。 “俗客岂曾来,幽处通蓬岛。”这两句诗描绘了树林的清幽之处,仿佛是人间仙境。这里很少有俗客打扰,只有那些懂得欣赏自然之美的人才会来到这里。 “一色尽琅玕,坚润真可宝。”琅玕是竹子的美称,诗人用它来形容这片树林的竹子林,表现了竹子的青翠、坚韧和润泽。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生命力和美感。 “天风时脱叶,满径堆残槁。”这句诗描绘了树林中的天风时而吹过,落叶满径的景象。这里既有自然的美丽,又有时间的痕迹,给人一种深深的宁静和悠远的感觉。 “适然宾客至,课奴先痛扫。”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待宾客的态度,他让仆人先清扫落叶,以营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这表现出他对宾客的尊重和热情好客。 最后,“要使吾心净,置之勿复道。”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这样的环境,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和放松。他希望自己能够沉浸在这样的环境中,忘却尘世的烦恼和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片阴森的树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他希望通过这样的环境,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和放松,同时也希望与他人分享这种美好。这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阴森百亩林,所向无不好。
俗客岂曾来,幽处通蓬岛。
一色尽琅玕,坚润真可宝。
天风时脱叶,满径堆残槁。
适然宾客至,课奴先痛扫。
要使吾心净,置之勿复道。

关键词解释

  • 俗客

    读音:sú kè

    繁体字:俗客

    意思:
     1.指不高雅的客人。
      ▶唐·韩愈《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竹洞》:“洞门无锁钥,俗客不曾来。”
      ▶宋·梅尧臣《舟中夜与家人饮》诗:“且独与妇饮,颇胜

  • 蓬岛

    读音:péng dǎo

    繁体字:蓬島

    意思:(蓬岛,蓬岛)
    即蓬莱山。
      ▶清·唐孙华《同年沈昭嗣明府谈杭州西溪之胜》诗:“桃源与蓬岛,仙界疑未遥。”参见“蓬莱”。

    解释:1.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