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通判白同朝散见别》 题舆别乘方腾逸,讵肯相从物外游。

题舆别乘方腾逸,讵肯相从物外游。

意思:在车乘上一辆正在腾逸,不肯跟从物外游。

出自作者[宋]苏颂的《和通判白同朝散见别》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民勤乐土的田园生活和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投身乡村、为民服务的决心和信心。 首句“乐土民勤不带牛,观农时得看耕楼。”描绘了民勤乐土的田园景象,农民们不依赖牛耕,而是直接进行耕作,展现了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同时,诗人也通过观察农民耕作,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真实和朴素。 “老惭卧阁思投绂,恩假祠宫换典州。”表达了诗人对投身乡村、为民服务的决心和信心。尽管他有些惭愧,但仍然愿意放下城市的繁华,投身乡村,为农民服务。这也体现了诗人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就第未荒三径菊,过江无俟五湖舟。”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尽管他的住所还没有荒废,但他已经不需要再等待五湖四海的船只来接他离开。这表明他已经决定留下来,与农民们一起生活。 “题舆别乘方腾逸,讵肯相从物外游。”表达了诗人对乡村官员的敬仰和钦佩,同时也表明他不会离开乡村,去追求物外之游。这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坚定的信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民勤乐土的田园生活和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精神追求。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的关心和爱护,以及对乡村官员的敬仰和钦佩。这首诗充满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农民的关怀,是一首充满情感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乐土民勤不带牛,观农时得看耕楼。
老惭卧阁思投绂,恩假祠宫换典州。
就第未荒三径菊,过江无俟五湖舟。
题舆别乘方腾逸,讵肯相从物外游。
作者介绍
苏颂(1020年-1101年),字子容,号铁冠道人,是中国宋代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等多才多艺的人物。他出生于河南汝州一个官宦家庭,早年曾任过徐州知州和江宁府推官等职,后来历任礼部侍郎、太常卿等职。苏颂在政治上倡导开疆拓土,发展经济,加强刑法,提出“三务”(即钦定土地、推行新法和整顿军备)和“三策”(即皇帝当巡视全国,如有壅蔽者一律除掉;设立中书省,以督促各地政务;推行渔业、农业和水利事业),为宋代政治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

苏颂在科学和技术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他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主张以天圆地方为宇宙观,提出了“太虚实落说”和“青阳三策论”等理论,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赤道仪和水银温度计,对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和地球科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苏颂还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的散文以议论和叙事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充满诗意;他的书法和画作也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代表作有《铁冠图》等。

关键词解释

  • 腾逸

    引用解释

    1.腾空跨越貌。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三》:“其为诗, 杨 ( 杨用修 )如 锦城 雪栈,险怪高峻; 张 ( 张愈光 )如 兰津 天桥,腾逸浮空。”

    2.指才气奔放超逸。 明 顾璘 《国宝新编·陕西按察副使何景明》:“赋咏著述互见短长,自古恒然,匪徒今日。若乃天才腾逸,咳唾成珠,实亦人伦之雋乎!”

  • 乘方

    读音:chéng fāng

    繁体字:乘方

    英语:power

    近义词: 乘幂

    反义词: 开方

    详细释义:数学上指同一数自

  • 题舆

    读音:tí yú

    繁体字:題輿

    意思:(题舆,题舆)
    东汉·周景任豫州刺史时,尝辟陈蕃(字仲举)为别驾。
      ▶蕃辞不就。
      ▶景题别驾舆曰:“陈仲举座也。”不复更辟。
      ▶蕃惶惧,起视职。事见《太

  • 别乘

    读音:bié chéng

    繁体字:別乘

    意思:(别乘,别乘)
    别驾的别称。
      ▶唐·李嘉祐《送兖州杜别驾之任》诗:“停车邀别乘,促轸奏胡笳。”
      ▶宋·梅尧臣《张圣民学士出御书并法帖共阅之》诗:“冰胶楚舸岁

  • 从物

    读音:cóng wù

    繁体字:從物

    意思:(从物,从物)

     1.谓追求物质享受或功名富贵。
      ▶《荀子•哀公》:“日选择于物,不知所贵,从物如流,不知所归。”
      ▶杨倞注:“为外物所诱荡而不返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