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泗洲王谏议明叟留饮》 两行堤柳关心在,一点淮山入眼来。

两行堤柳关心在,一点淮山入眼来。

意思:两行堤柳关心在,一点进山进眼来。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泗洲王谏议明叟留饮》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江南,途经扬州时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感慨,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和人生的丰富感受。 首联“云水东游蚤岁怀,半生尘土却教回”表达了诗人早年就有游历江湖的志向,但半生的奔波劳累却让他心生倦意,回到了家乡。这里既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他的人生经历。 颔联“两行堤柳关心在,一点淮山入眼来”则通过对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关注。堤上的柳树和远处的淮山都让他感到心旷神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江南景色的赞美。 颈联“北省主人夸酒好,南风稚子喜帆开”通过描绘主人夸酒和稚子喜帆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当地人的友好交往,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尾联“扬州底事牵行色,端为琼花芍药催”则表达了诗人对扬州美景的留恋和不舍。琼花和芍药是扬州的特产,诗人用“催”字形象地表现了它们促使他离开扬州的原因,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扬州美景的赞美和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人生的丰富感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云水东游蚤岁怀,半生尘土却教回。
两行堤柳关心在,一点淮山入眼来。
北省主人夸酒好,南风稚子喜帆开。
扬州底事牵行色,端为琼花芍药催。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入眼

    读音:rù yǎn

    繁体字:入眼

    短语:顺眼 美 优美 华美 美丽 中看 好看 漂亮 丽 美妙

    英语:pleasing to the eye

    意思:
     

  • 关心

    读音:guān xīn

    繁体字:關心

    短语:眷顾

    英语:caring

    意思:
    1.留意;重视,常放在心上。
    ▶南朝宋鲍照《代堂上歌行》:“万曲不关心,一曲动情多。

  • 两行

    读音:liǎng xíng

    繁体字:兩行

    意思:(两行,两行)

     1.庄子谓不执着于是非的争论而保持事理的自然均衡为“两行”。
      ▶《庄子•齐物论》:“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