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自思益寺次楞伽寺作》 朝从思益峰游后,晚到楞伽寺歇时。

朝从思益峰游后,晚到楞伽寺歇时。

意思:朝廷从思益峰在后,晚上到达楞伽寺休息时。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自思益寺次楞伽寺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一日游玩的经历,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以及仕途的思考和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朝从思益峰游后,晚到楞伽寺歇时”,诗人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了他一天的行程,早上游览了思益峰,晚上到楞伽寺休息。通过“朝”和“晚”的对比,展现了诗人一天的游历,同时也为下文的展开做了铺垫。 颔联“照水姿容虽已老,上山筋力未全衰”,诗人通过对自己照镜子的自述,表达了虽然容颜已老,但体力尚健,还能攀登山峰。这一联既展示了诗人的自勉精神,也透露出他对年华老去的感慨。 颈联“行逢禅客多相问,坐倚渔舟一自思”,诗人在游历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禅客,与他们交流,同时也独自坐在渔舟上沉思。这一联通过“行逢”与“坐倚”的对比,展现了诗人与他人的交往和他内心的独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尾联“犹去悬车十五载,休官非早亦非迟”,诗人表示自己距离辞官归隐还有十五年的时间,现在退休既不是太早,也不算太晚。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洒脱态度,同时也展现出他对未来生活的规划和期待。 整首诗以游历为主线,通过诗人的自述,展现了他对自然、人生以及仕途的思考和感慨。诗人运用对比、白描等手法,使诗歌语言简洁明了,意境开阔,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朝从思益峰游后,晚到楞伽寺歇时。
照水姿容虽已老,上山筋力未全衰。
行逢禅客多相问,坐倚渔舟一自思。
犹去悬车十五载,休官非早亦非迟。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楞伽

    读音:léng jiā

    繁体字:楞伽

    意思:亦作“楞迦”。
     
     1.山名。梵文音译。在古师子国(今斯里兰卡)境。相传佛在此山说经。
      ▶宋·王安石《化城阁》诗:“楞伽海中山,杳出霄汉上。”
      ▶《

  • 朝从

    读音:cháo cóng

    繁体字:朝從

    意思:(朝从,朝从)
    朝见和侍从。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

    解释:1.朝见和侍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