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默坐罢牵挽,耕叟拱立徒嗟咨。
意思:牧童静坐停止拉,在老人拱立人嗟叹不已。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大热见田中病牛》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病牛的诗,通过对病牛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病牛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首句“垅上病牛良可悲,皮毛枯杭头角垂。”直接点明主题,描绘出一幅病牛在田野上艰难行走的场景,病牛的皮毛枯槁,头角下垂,形象凄惨。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立刻将读者带入到这个悲惨的情境中。
“两鼻谽谺只自喘,四蹄屴岌曾不皮。”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病牛的痛苦状态,病牛呼吸困难,鼻子扩张,只能够自己喘气,四蹄蹦跳,却无法再恢复健康。这种痛苦的状态,让人感到深深的同情。
“牧童默坐罢牵挽,耕叟拱立徒嗟咨。”描述了牧童和耕叟对病牛的无奈态度。牧童默默坐着,不再牵拉病牛;耕叟则拱手立在一旁,徒自嗟叹。这种无奈和无助的情感,通过诗人的描绘传达出来。
“朝驱暮使气力尽,尔死主人安得知。”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诗人通过描绘病牛在一天劳累之后气力耗尽的状态,表达了对驱使病牛工作的主人的谴责。病牛在主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死去,这种无情的对待让人感到愤慨。
这首诗以病牛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病牛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诗人通过对病牛的描绘,呼吁人们关注动物福利,尊重生命,同时也对那些不顾动物健康,随意驱使的人提出了谴责。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强烈的情感表达,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