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太尉郑文肃公挽词二首》 旌旆低寒色,箫笳惨夕霏。

旌旆低寒色,箫笳惨夕霏。

意思:旗帜低寒脸色,吹箫笳惨晚上消散。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赠太尉郑文肃公挽词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战争场景和情感的诗,通过对星坠、边山、夜舟、旌旆、箫笳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对战争的深刻理解。 首联“星坠将军府,边山万木腓”,诗人以星坠和万木腓来描绘战争的残酷,形象生动。星坠象征着战争的结束,但同时也暗示着将军府的衰败和士兵的牺牲。万木腓则描绘了边山的荒凉和凄凉,进一步强调了战争的破坏力。 颔联“谁言夜舟固,那复玉关归”,诗人表达了对士兵的同情和对战争的不满。夜舟固,表达了士兵在黑夜中航行的小船的脆弱,暗示着士兵们的生活充满了危险和不确定性。那复玉关归,表达了士兵们无法回到家乡的无奈和悲伤,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不满和批判。 颈联“旌旆低寒色,箫笳惨夕霏”,诗人描绘了战争中的场景,旌旆低寒色,描绘了寒冷的天空下士兵们低垂的旗帜,暗示着士兵们的疲惫和无奈。箫笳惨夕霏,箫笳的声音在黄昏的空气中回荡,表达了战争的悲惨和凄凉。 尾联“所嗟恩馆泪,不到九原挥”,诗人表达了对士兵的哀悼和同情。恩馆泪,指的是士兵们在军营中流下的泪水,表达了士兵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和牵挂。不到九原挥,九原指地下,这里表达了士兵们无法回到家乡的遗憾和悲伤。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的深刻理解和同情心。诗人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和士兵们的无奈和悲伤,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和平的渴望。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星坠将军府,边山万木腓。
谁言夜舟固,那复玉关归。
旌旆低寒色,箫笳惨夕霏。
所嗟恩馆泪,不到九原挥。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寒色

    读音:hán sè

    繁体字:寒色

    英语:coldcolours

    意思:
     1.感到寒冷时的气色。
      ▶《敦煌变文集•孝子传》:“父密察之,知骞有寒色,父以手抚之,见衣甚薄,毁而观之,始知

  • 旌旆

    读音:jīng pèi

    繁体字:旌旆

    意思:
     1.旗帜。
      ▶晋·陆机《饮马长城窟行》:“戎车无停轨,旌旆屡徂迁。”
      ▶唐·高适《燕歌行》:“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清·魏源《

  • 夕霏

    读音:xī fēi

    繁体字:夕霏

    意思:傍晚的雾霭。
      ▶南朝·宋·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宋·秦观《泗州东城晚望》诗:“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