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西郊秋兴(四首)》 西风怯纤绤,细雨恋重裯。

西风怯纤绤,细雨恋重裯。

意思:西风胆怯细葛布,细雨恋重裯。

出自作者[明]何景明的《西郊秋兴(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亭古枫杉落,缘溪不待秋》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诗篇。 首联“亭古枫杉落,缘溪不待秋。”描绘了一个古亭边枫杉飘落,沿着溪流望去,秋天尚未到来的景象。诗人用“亭古”描绘出环境的历史悠久,而“枫杉落”则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同时引出了下文的“不待秋”,即即使到了秋天,景色也依旧美丽。 颔联“西风怯纤绤,细雨恋重裯。”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西风轻拂,虽然带有一丝凉意,但却让人感到清新自然;细雨绵绵,仿佛是眷恋着深秋的温暖。这里通过“怯”和“恋”两个动词,生动地描绘出秋天的特点,同时也表达出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颈联“双鹭寒窥井,孤鸿晚过楼。”诗人通过细节描写,将双鹭寒天窥井和孤鸿晚过楼两个场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双鹭在寒冷的天气中偷偷地看井,孤鸿则在傍晚时分飞过楼阁,这些细节描写使得画面更加生动真实。 尾联“白鸥还有意,相逐向吾洲。”诗人以白鸥作为意象,表达了自己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白鸥似乎有意与诗人相伴,追逐着诗人向洲中的美景。这里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白鸥描绘得富有情感和灵性,进一步表达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和情感表达,描绘了秋天的美景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感受,将自然景色与情感相互融合,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亭古枫杉落,缘溪不待秋。
西风怯纤绤,细雨恋重裯。
双鹭寒窥井,孤鸿晚过楼。
白鸥还有意,相逐向吾洲。
¤
作者介绍
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

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性耿直,淡名利,对当时的黑暗政治不满,敢于直谏,曾倡导明代文学改革运动,著有辞赋32篇,诗1560首,文章137篇,另有《大复集》38卷。墓地在今信阳师范学院大复山。

关键词解释

  • 西风

    读音:xī fēng

    繁体字:西風

    英语:west wind

    意思:(西风,西风)

     1.西面吹来的风。多指秋风。
      ▶唐·李白《长干行》:“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 细雨

    读音:xì yǔ

    繁体字:細雨

    短语:蒙蒙 烟雨

    英语:mizzle

    意思:(细雨,细雨)
    小雨。
      ▶南朝·梁简文帝《和湘东王首夏诗》:“冷风杂细雨,垂云助

  • 重裯

    读音:zhòng dāo

    繁体字:重裯

    意思:厚被子。
      ▶明·何景明《西郊秋兴》诗之八:“西风怯纤绤,细雨恋重裯。”

    解释:1.厚被子。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