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李杭州》 竹间虚馆无朝讼,山畔青田长夏苗。

竹间虚馆无朝讼,山畔青田长夏苗。

意思:竹林间虚馆没有朝诉讼,山畔青田长夏苗。

出自作者[唐]张籍的《赠李杭州》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一种深情的,富有哲理的方式描绘了一个官员的形象,这位官员致力于为百姓服务,他的高尚情操和闲适的生活方式,以及他对政事的专注和期待。 首句“仙郎白首未归朝,应为苍生领六条”,诗人以仙郎(仙人)自比,表达了自己对苍生疾苦的关切,以及愿意为百姓领六条(指法律条文)的决心。这里的“未归朝”可能暗示着诗人对这位仙郎(即自己)不能及时解决百姓问题的忧虑,也可能表达了诗人对这位仙郎(即自己)的期许,希望他能始终如一地为百姓服务。 “惠化州人尽清净,高情野鹤与逍遥。”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政治环境,即官员的恩惠能够使百姓清净安宁,官员的高尚情操如同野鹤一样自由自在,闲适逍遥。这里用“野鹤”这一意象,既表达了官员的清廉高洁,也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自由向往。 “竹间虚馆无朝讼,山畔青苗长夏苗。”这两句描绘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现实中的官府充满了纷争和烦恼,而理想的官府则是竹林间的清净之地,没有纷扰的朝政。山畔的田地虽然长满了夏苗,但这是百姓在官员的帮助下努力的结果,而非官员的纷争所致。 “终日政声长独坐,开门长望浙江潮。”最后两句描绘了官员的生活状态。他终日独自坐于政厅之中,听取百姓的赞誉声,这就是他的政绩。他每天都会打开门,望着浙江潮水涌动,这是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得民心、为百姓服务的官员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美。诗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公正无私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深情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仙郎白首未归朝,应为苍生领六条。
惠化州人尽清净,高情野鹤与逍遥。
竹间虚馆无朝讼,山畔青田长夏苗。
终日政声长独坐,开门长望浙江潮。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关键词解释

  • 青田

    读音:qīng tián

    繁体字:青田

    意思:
     1.指长着青苗的农田。
      ▶唐·杨炯《和郑雠校内省眺瞩思乡怀友》:“楼臺横紫极,城阙俯青田。”
      ▶唐·张籍《赠李杭州》诗:“竹间虚馆无朝讼,山畔青田长夏苗

  • 长夏

    读音:cháng xià

    繁体字:長夏

    英语:long summer

    意思:(长夏,长夏)

     1.指阴历六月。
      ▶《素问•六节藏象论》:“春胜长夏。”
      ▶王冰注:

  • 虚馆

    读音:xū guǎn

    繁体字:虛館

    意思:(虚馆,虚馆)

     1.南朝·宋·谢灵运《斋中读书》诗:“虚馆绝诤讼,空庭来鸟雀。”
      ▶南朝·梁·沈约《直学省愁卧》诗:“虚馆清阴满,神宇暧微微。”
      ▶

  • 夏苗

    读音:xià miáo

    繁体字:夏苗

    英语:summer sporelings (of laminaria) (海带的)

    意思:
     1.谓夏季田猎。
      ▶《左传•隐公五年》:“故春蒐、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