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简高三十五使君》 当代论才子,如公复几人。

当代论才子,如公复几人。

意思:当代评论才子,如您还有多少人。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奉简高三十五使君》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人才的诗,诗人通过描绘骏马和鹰隼的形象,表达了对才华横溢的杰出人物的赞美之情。 首联“当代论才子,如公复几人”,诗人表达了对人才的重视和赞扬,认为在当代像公这样的杰出人物并不多见。公在这里代指诗人的朋友,诗人通过赞美朋友的才华,表达了对人才的敬仰之情。 颔联“骅骝开道路,鹰隼出风尘”,诗人用骏马和鹰隼的形象来比喻朋友的才华和风采,表达了朋友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就和影响力。骏马在道路上奔驰,鹰隼在风尘中翱翔,象征着朋友在事业上的卓越表现和影响力。 颈联“行色秋将晚,交情老更亲”,诗人描述了朋友即将离别时的情景,秋天的景色中充满了离别的气氛,但朋友的交情却更加深厚。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友情和对离别的感慨。 尾联“天涯喜相见,披豁对吾真”,诗人表达了和朋友在天涯海角相见时的喜悦之情,并表达了和朋友坦诚相待、真诚相见的愿望。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朋友的信任。 整首诗通过对朋友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表达了诗人对人才的敬仰和对真情的追求。诗中运用了比喻、描绘等手法,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当代论才子,如公复几人。
骅骝开道路,鹰隼出风尘。
行色秋将晚,交情老更亲。
天涯喜相见,披豁对吾真。
·198·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才子

    读音:cái zǐ

    繁体字:才子

    短语:材 人才 材料 天才 奇才 英才

    英语:gifted scholar

    意思:
     1.古称德才兼备的人。
      ▶《

  • 当代

    读音:dāng dài

    繁体字:噹代

    短语:现世

    英语:the present age

    意思:(当代,当代)
    I
    过去那个时代。
       ▶《后汉书•耿弇传

  • 论才

    读音:lùn cái

    繁体字:論才

    意思:(论才,论才)
    I
    评论文才。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及陈思论才,亦深排孔璋。”
    II
    选拔人才。论,通“抡”。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