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樽罍方欠此,春风景物最相宜。
意思:老子酒具方拖欠这,春风景物最相宜。
出自作者[宋]张镃的《十月菊》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幽芳》,作者通过描绘幽芳的独特魅力,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首句“幽芳何事独开迟,寂寞寒金照短篱”,描绘了幽芳迟迟未开的情景,金黄色的阳光洒在短篱上,显得格外寂寥。这里使用了“幽芳”这一词语,暗示了作者对花的喜爱,同时也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
“老子樽罍方欠此,春风景物最相宜”,作者借花喻人,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这里的“老子”是作者自谦之词,“樽罍”则代指酒器,表达了作者对酒的渴望。而“春风景物”则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要随得暖南枝发,肯趁登高九日悲”,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认为应该抓住时机,迎接挑战,而不是一味地悲伤。这里的“得暖南枝”暗指春天的到来,而“登高”则代指重阳节登高赏菊的活动,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最后两句“翻笑陶家门外柳,夜深零落舞腰肢”,作者用陶渊明家的柳树反衬自己的坚韧不拔,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态度。这里的“陶家门外柳”指的是陶渊明诗中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景象,而“零落舞腰肢”则形象地描绘了柳树在夜深时分随风摇曳的姿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幽芳的独特魅力,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诗中使用了自谦、比喻、反衬等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坚定信念,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相关句子
- 山水既俱胜,景物还相宜。-- 出自《纪梦》作者:[宋]吴芾
- 歌也相宜。-- 出自《一翦梅·一天和气盎春晖》作者:[元]谢应芳
- 舞也相宜。-- 出自《一翦梅·一天和气盎春晖》作者:[元]谢应芳
- 歌也相宜。-- 出自《一翦梅 三首寓意寄故人》作者:[元]谢应芳
- 舞也相宜。-- 出自《一翦梅 三首寓意寄故人》作者:[元]谢应芳
- 歌也相宜。-- 出自《一翦梅·一天和气盎春晖》作者:[元]谢应芳
- 舞也相宜。-- 出自《一翦梅·一天和气盎春晖》作者:[元]谢应芳
- 歌也相宜。-- 出自《一翦梅 三首寓意寄故人》作者:[元]谢应芳
- 舞也相宜。-- 出自《一翦梅 三首寓意寄故人》作者:[元]谢应芳
- 寂寞相宜。-- 出自《行香子·顿脱尘羁》作者:[元]明本
- 寂寞相宜。-- 出自《行香子·顿脱尘羁》作者:[元]明本
- 景物台晖。-- 出自《大安二年夏四月大将军出祖王羊二公于城南堂》作者:[魏晋]陆云
-
追念景物无穷。-- 出自《金菊对芙蓉·远水生光》作者:[宋]辛弃疾
-
重阳景物凄清。-- 出自《八六子·喜秋晴》作者:[宋]晁补之
- 景物变-- 出自《冯永之号冰壶工水墨丹青》作者:[宋]吴龙翰
- 景物正凄凄。-- 出自《诉衷情 九日登黄崖》作者:[元]王丹桂
- 景物。-- 出自《兰陵王·甚天色》作者:[宋]李曾伯
- 老子徜徉。-- 出自《行香子 以上三首见中州乐府》作者:[元]赵元
- 老子倚阑干。-- 出自《糖多令 中秋》作者:[元]朱唏颜
- 无知老子。-- 出自《减字木兰花·无知老子》作者:[宋]朱敦儒
- 昔在老子。-- 出自《陇西行》作者:[南北朝]谢灵运
- 求老子。-- 出自《法曲歌头/法曲》作者:[宋]曹勋
- 老子狂歌。-- 出自《木兰花慢·二分春到柳》作者:[宋]张炎
- 老子分渔樵。-- 出自《南乡子 醉书月香亭佳几》作者:[元]许有壬
- 老子分渔樵。-- 出自《南乡子 醉书月香亭佳几》作者:[元]许有壬
-
老子萍蓬踪迹。-- 出自《水龙吟·举杯长揖常娥》作者:[宋]李曾伯
- 樽罍盈列,树羽交映。-- 出自《明堂乐章·肃和》作者:[汉]汉乐府
- 樽罍饮散长亭暮。-- 出自《青玉案·千锋百嶂宜州路》作者:[宋]黄大临
- 东山携妓女,北海罄樽罍。-- 出自《临江仙·杨柳池塘桃李径》作者:[宋]叶景山
- 佳客志淮海,贱子设樽罍。-- 出自《水调歌头·佳客志淮海》作者:[宋]赵善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