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泊舟都梁亭二首》 微春已动陈根绿,晴日初流大泽澌。

微春已动陈根绿,晴日初流大泽澌。

意思:没有春已动陈根绿,晴天开始流大泽冰块。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泊舟都梁亭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句“微春已动陈根绿”,诗人以微妙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刚刚到来的景象。他观察到,陈年的草木已经开始变绿,这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这句诗以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热爱。 “晴日初流大泽澌”一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阳光照耀着大地,大河里的冰块开始融化,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这句诗以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客路苦寒惟饮酒”和“老年便暖屡添衣”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他旅途辛苦,只能借酒消愁,而老年后,他则希望通过增加衣物来取暖。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艰辛和无奈,但也透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霜林背日梅迟拆,冰渚知春雁早飞”两句,诗人以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景象。霜打过的树林背对着落日,梅花迟迟未开,而冰冻的小洲上已经可以感觉到春天的气息,大雁早早地开始飞翔。这两句诗以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敏感。 最后,“江上三年陈迹在”和“年年穿竹折梅时”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他在江边停留了三年,留下的都是过去的痕迹,而每年他都会折梅来庆祝春天的到来。这两句诗以深情的话语,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它是一首优美的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微春已动陈根绿,晴日初流大泽澌。
客路苦寒惟饮酒,老年便暖屡添衣。
霜林背日梅迟拆,冰渚知春雁早飞。
江上三年陈迹在,年年穿竹折梅时。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关键词解释

  • 大泽

    读音:dà zé

    繁体字:大澤

    意思:(大泽,大泽)

     1.大湖沼;大薮泽。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泽,实生龙蛇。”
      ▶宋·梅尧臣《送赵谏议知徐州》诗:“吕梁水注千寻险,大泽龙归万

  • 晴日

    读音:qíng rì

    繁体字:晴日

    意思:晴天。
      ▶唐·苏颋《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东望望春春可怜,更逢晴日柳含烟。”
      ▶明·高启《雨中晓卧》诗之一:“闲人晴日犹无事,风雨今朝正合眠。”
      ▶毛泽

  • 陈根

    读音:chén gēn

    繁体字:陳根

    意思:(陈根,陈根)

     1.逾年的宿草。
      ▶《礼记•檀引上》“曾子曰:‘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汉·郑玄注:“宿草,谓陈根也。”
      ▶晋·陆机《吊魏武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