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还华贤良九经说贤良进卷语林等》 杨墨岐路迷,服郑丘林拱。

杨墨岐路迷,服郑丘林拱。

意思:杨朱、墨翟岐路迷,服装郑丘林拱。

出自作者[宋]叶适的《还华贤良九经说贤良进卷语林等》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华君官五世》是一首对华君的赞美诗,表达了对华君的敬仰之情。诗中描绘了华君的朴实、勤奋、勇敢和博学,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装庋高、编排过百帙等行为的赞赏。 首联“人物朴而重,穷经不辞难”,描绘了华君的朴实和勤奋,他的人物形象朴实无华,但重情重义,对经书的研读不辞艰辛。这一联通过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华君的品质和性格特点。 颔联“著论何其勇”,进一步赞美了华君的勇敢和才华横溢,他能够著书立说,展现出他的勇气和才华。这一联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华君的勇敢和才华。 颈联“编排过百帙,装庋高一冢”,描述了华君的才华和勤奋,他能够编排上百本书籍,并且将它们装庋成一冢,展现出他的才华和勤奋精神。这一联通过具体的数字和形象化的描述,进一步突出了华君的形象特点。 尾联“惟知畏浩博,敢复议烦冗”,表达了作者对华君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华君的劝诫之意。作者认为华君的书籍虽然繁多,但是应该避免浩博之嫌,不要过于繁琐冗长。这一联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作者对华君的敬仰之情和对他的劝诫之意。 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华君的赞美和劝诫,表达了作者对华君的敬仰之情和对知识的敬畏之心。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尊重,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华君官五世,人物朴而重。
穷经不辞难,著论何其勇。
编排过百帙,装庋高一冢。
见闻颇惊讪,吟玩自欣悚。
余本空疎人,盛刺勤远捧。
津般俾之读,涉岸沧溟汹。
惟知畏浩博,敢复议烦冗。
芄兰恨柔蔓,栎社嫌拥肿。
谁令独管吹,而为众竿恐。
杨墨岐路迷,服郑丘林拱。
西邻黄策子,简要获天宠。
君兮幸持归,卧看云生垅。
作者介绍
叶适(1155年-1223年),字君实,号梅溪渔隐,是中国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出生于福建福州,早年曾在金华、杭州等地任官,但因政治观点与当时的权臣相悖而屡遭罢免。后来他辞官回家,深居简出,专注于写作和艺术创作。

叶适的诗歌以咏物、山水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充满雅趣;他的散文则多写闲逸、隐居,反映了一种超然世外的境界。他还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家和画家,擅长隶书,其作品流畅自如,气度雄浑,代表作有《蘭亭序》等。叶适不仅在文学和艺术方面有很高成就,也是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主张“心外无物”,反对功利主义和崇拜权势。

总的来说,叶适是中国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的文学、艺术和思想对后人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作品被收入《全宋诗》和《册府元龟》等多部经典,成为了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关键词解释

  • 丘林

    读音:qiū lín

    繁体字:丘林

    意思:
     1.山林。
      ▶汉·阮瑀《驾出北郭门行》:“顾闻丘林中,噭噭有悲啼。”
      ▶晋·陆云《答孙显世》诗:“乃眷丘林,乐哉河曲。”
     
     2.复姓。见

  • 杨墨

    引用解释

    1. 战国 时 杨朱 与 墨翟 的并称。《庄子·胠箧》:“削 曾 史 之行,钳 杨 墨 之口。” 成玄英 疏:“ 杨朱 、 墨翟 秉性宏辩。”《孟子·滕文公下》:“ 杨 墨 之道不息, 孔子 之道不著。” 唐 韩愈 《上宰相书》:“ 杨 、 墨 、 释 、 老 之学,无所入于其心,其所著皆约六经之旨而成文。”

    2.指 杨

  • 岐路

    读音:qí lù

    繁体字:岐路

    意思:
     1.岔路。
      ▶《列子•说符》:“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氏之竖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岐路。’”三国·魏·曹植《美女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