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独坐》 二月霜花薄,群山雨气昏。

二月霜花薄,群山雨气昏。

意思:二月花薄霜,一群山雨气昏。

出自作者[唐]戴叔伦的《独坐》

全文赏析

这首诗《白发怀闽峤,丹心恋蓟门。官闲胜道院,宅远类荒村。二月霜花薄,群山雨气昏。东菑春事及,好向野人论》是作者在晚年时,对故乡福建和边塞蓟门的思念,以及在官场中淡泊名利、远离喧嚣的心境。 首联“白发怀闽峤,丹心恋蓟门”直接表达了作者对闽峤(福建)的思念和对蓟门(边塞)的牵挂。这两句诗以“白发”和“丹心”为喻,前者暗示作者已步入老年,后者则表达了他对故乡和事业的忠诚。这两句诗将思乡之情与忠诚之心交织在一起,使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颔联“官闲胜道院,宅远类荒村”则描绘了作者在官场中的生活状态,他觉得这种生活比道院还要清闲,而远离家园的宅邸则让他感到像荒村的孤寂。这一联通过对比,突出了作者对清闲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 颈联“二月霜花薄,群山雨气昏”描绘了作者所在地的景色,霜花薄薄的二月,群山在雨后的空气显得格外清新。这两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尾联“东菑春事及,好向野人论”表达了作者对农事活动的关注,并希望与乡野之人交流讨论。这一联既体现了作者的农事情怀,也表达了他对乡野生活的向往和对与乡亲交流的渴望。 总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描绘细腻,语言简练,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事业的思念、对清闲生活的向往、对农事活动的关注以及对乡野生活的渴望。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淡泊名利、远离喧嚣的心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白发怀闽峤,丹心恋蓟门。
官闲胜道院,宅远类荒村。
二月霜花薄,群山雨气昏。
东菑春事及,好向野人论。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关键词解释

  • 霜花

    读音:shuāng huā

    繁体字:霜花

    意思:亦作“霜华”。
     
     1.即霜。霜为粉末状结晶。花,指物之微细者。故称。
      ▶唐·戴叔伦《独坐》诗:“二月霜花薄,群山雨气昏。”
      ▶元·吴昌龄《东坡

  • 山雨

    读音:shān yǔ

    词语解释

    ⒈  长篇小说。王统照作。1933年发表。农民奚大有卖菜时遭兵大爷毒打和拘押,父亲卖掉田产将他赎出并由此一气身亡。后各种灾难不断袭来,奚大有被迫带着家人到城市谋生,但所见的是一片恐怖和黑暗。后在朋友影响下,他逐渐觉悟了。作品具有浓郁的北方农村色彩。

  • 二月

    读音:èr yuè

    繁体字:二月

    造句:

  • 气昏

    读音:qì hūn

    繁体字:氣昏

    意思:(气昏,气昏)
    气质昏浊。
      ▶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评文》:“性明者欲简,嗜繁者气昏。”

    解释:1.气质昏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